
网站访问量
期刊介绍
《卫生研究》由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
《卫生研究》(汉语拼音WEISHENG YANJIU,英文名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1972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72页/期,20元/本,逢单月末出版,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8020、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2158/R。
《卫生研究》 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基础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国内知名数据库来源刊。被国内外所有权威检索系统及数据库作为核心期刊收录;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及INDEX MEDICUS/MEDLINE(IM)收录。
办刊宗旨:报道卫生领域里最新科研成果和科技动态,反映中国卫生研究的最新动态;为有关科研、教学和卫生防病工作者提供理论的、技术的指导;为制定卫生学有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提供理论根据;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多年来发表的论文70%以上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以上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课题项目,其中1/3以上课题曾获得省、部级或国家级的奖励。
刊登内容:面向全国征稿,采用网上投稿、审稿和编辑。主要报道来自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论文;全国各省(自治区)市、县级疾病病控制中心和各级监督检测单位的调查研究论文,及各大医院与卫生学相关的研究论文。内容主要涉及营养与食品卫生、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环境卫生、流行病及儿少卫生等卫生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论文及新进展综述。
栏目设置:述评、论著、调查研究、实验研究、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和综述等栏目,不定期开设专题。
读者及作者:主要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科学院所、医学高等院校、疾控中心、监督检测单位等从事卫生学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专家、院校师生等相关人员。
《卫生研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期刊二等奖;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卫生部首届医药优秀期刊一等奖。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纬路29号《卫生研究》编辑部
邮编:100050
电话:010-66237130 66237265 66237290
投稿平台:http://wsyj.cbpt.cnki.net/
邮发代号:82-720;定价:20元/本
中国代谢性疾病防控的整合路径与挑战——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随访研究(2021)
于冬梅;赵丽云;张坚;<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负担。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随访(2021)项目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通过追踪得到居民营养与健康的10年变化,有助于揭示代谢健康风险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干预潜力。本专栏发表的4篇研究论文,从研究设计、生物标志物创新到膳食干预机制,系统构建了代谢性疾病防控的科学框架。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随访(2021)研究方案
蔡姝雅;丁钢强;赵丽云;张坚;朴玮;琚腊红;宋鹏坤;许晓丽;于冬梅;为了解中国居民长期的膳食结构、体格状况、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动态变化,以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基线,根据东、中、西区域分层,选择东部江苏省和福建省、中部山西省、西部重庆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每省(自治区、直辖市)2个随访点,共10个随访点开展随访。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膳食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随访调查对象的膳食摄入、体格状况、心理行为、身体活动、生活方式、营养相关疾病等状况,以及65岁及以上老年人肌肉和认知功能。项目经过科学的研究设计,依托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施,采用标准化调查流程,并进行全程质量控制。项目共纳入10 659名调查对象,调查得到的10年营养与健康的动态变化数据,为制定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终止高血压膳食依从性与成人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关系——系统性炎症的中介作用
杨宇祥;蔡姝雅;Tamas Szili-Torok;张帅;朴玮;南晶;李福胜;赵丽云;于冬梅;目的 研究中国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人终止高血压膳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与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以及系统性炎症在此关联性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研究(2021)于2021年5月—2022年12月开展,基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2年)中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研究对象及后续新增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选取6963名成人,对其社会经济、膳食、体格及血生化指标数据进行后续分析。使用DASH评分评估研究对象对该膳食的依从性,并以五分位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Q1~Q5)。采用逐步引入协变量进行校正的方法,使用广义线性回归和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DASH膳食与血尿酸及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并在测量高敏C-反应蛋白的2112名研究对象中,进一步分析系统性炎症对上述关联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 在6963名研究对象中,血尿酸浓度平均值为317.4μmol/L,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1.18%。在高DASH膳食依从性者中,18~44岁、女性、超重/肥胖、城市居民、较高文化程度、已婚、较高家庭收入、目前不吸烟、身体活动水平高、未患高尿酸血症的研究对象中占比较高(P<0.05)。经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目前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水平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后,Q5组血尿酸水平(Q5 vs.Q1,相对浓度=0.93,95%CI0.91~0.94,P趋势<0.01)和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Q5 vs. Q1 OR=0.59,95%CI 0.48~0.73,P趋势<0.01)均显著低于Q1组。中介分析结果提示,高敏C-反应蛋白分别介导了DASH评分与血尿酸17.69%(95%CI 10.22%~25.15%,P中介<0.01)的关联性以及与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26.00%(95%CI7.50%~44.49%,P中介<0.01)的关联性。结论 中国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人DASH膳食依从性与血尿酸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呈负向关联,且系统性炎症在上述关联中起部分中介效应。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
蔡姝雅;杨宇祥;满青青;朴玮;南晶;李福胜;张坚;宋鹏坤;赵丽云;于冬梅;目的 探索中国成年人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 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随访研究(2021)数据,该研究于2021年5月—2022年12月开展,以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基线,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个监测点的基础上,采用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10个调查点,纳入基线血压正常的2516名研究对象。随访收集其人口学基本信息、体格、生活行为和血生化指标等数据。使用基线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及血糖计算TyG指数,并按四分位分组(Q1~Q4)。采用多重调整Logistic回归检验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并将人口学基本信息、体格、生活行为和油盐摄入等作为协变量纳入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分层分析和交互作用检验评估TyG与高血压不同亚组的交互作用。结果 调查对象基线年龄为(52.31±12.14)岁,其中男性45.99%,女性54.01%。基线TyG指数为8.53±0.67,随访后高血压发病率57.95%,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呈显著正相关趋势(β=1.51,P<0.05)。TyG指数四分位分组(Q1~Q4)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与Q1组比,Q2、Q3和Q4组发病风险分别为1.28倍(95%CI 1.01~1.62,P<0.04)、1.39倍(95%CI 1.09~1.76,P=0.01)和2.11倍(95%CI 1.64~2.71,P<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提示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呈正向线性关系(总体检验P<0.01,非线性关联检验P=0.54)。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的正向关联在不同年龄、性别、城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二手烟暴露、身体活动、高血压家族史、烹调盐、烹调油摄入量、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亚组中保持稳定(P<0.05)。结论 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呈显著正相关趋势。
正常空腹血糖人群中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杨宇祥;苑弘弢;唐增煦;蔡姝雅;Tamas Szili-Torok;杨雅钦;朴玮;张帅;南晶;李福胜;赵丽云;于冬梅;目的 研究中国正常空腹血糖成人中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TyG)指数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自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2年)和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研究(2021)数据选取2161名基线调查时未患糖尿病且空腹血糖<6.1 mmol/L的中国成人,收集其社会经济、生活行为、体格及血生化指标数据,定义为正常空腹血糖人群,并使用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及血糖计算TyG指数。使用基线(2010—2012年)时TyG指数,并以四分位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组(Q1~Q4)。采用逐步引入协变量进行校正的方法,使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TyG指数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并基于不同性别、年龄组和体质指数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在2161名调查对象中,不同TyG指数分组在年龄组、体质指数、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构成比以及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基线时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目前吸烟、过量饮酒、休闲身体活动、糖尿病家族史、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后,与TyG指数最低组(Q1)相比,TyG指数最高组(Q4)的糖尿病发病风险高2.82倍(95%CI=1.65~4.84,Ptrend=0.007),且TyG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将增加2.22倍(95%CI=1.61~3.06,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在45岁及以上、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体质指数的研究对象中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且在60岁及以上、女性及体质指数<24人群中,二者关联性更强,但未观察到亚组因素与TyG指数的交互作用。结论 在中国正常空腹血糖成人中,TyG指数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呈正向关联。
原榨果汁中多酚和多元素的含量特征及营养分析
李轶;卢岚;李谭瑶;李帮锐;李欣;鲁兵;伍碧珍;陈东洋;目的 对电商平台采购的11种原榨果汁中多酚和多元素进行含量测定,掌握其含量特征及进行营养评价。方法 使用pH示差法、Folin-Ciocalteu试剂比色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汞法分别测得果汁中的总花色苷、总多酚和16种多元素的含量,用营养素密度(nutrient density, ND)和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ent quality, INQ)进行营养分析。结果 果汁中总花色苷含量为未检出~1664 mg/L,蓝靛果汁含量最高;总多酚含量为281~2948 mg/L,刺梨汁含量最高。常量元素以钾含量最高(288~1996 mg/L),微量元素以锰含量最高(0.2~17.7 mg/L)。果汁中总花色苷的ND为0~332.8%,钾、钙、钠、镁、铁、锌、铜和硒的ND偏低,均小于10%,锰、铬、钼的ND较高,分别为0.4%~39.3%、0.7%~35.3%和0~13.2%。果汁中总花色苷的INQ范围是0~167.63,除沙棘汁和刺梨汁外,其他品种果汁中总花色苷的INQ均大于1。果汁中钾、铁的INQ均小于6,钙和锌的INQ小于2,镁和铜的INQ均小于4,钠的INQ小于3,锰、铬和钼的INQ更高,分别是0.21~24.00、0.27~15.76和0~7.18。硒的INQ全部小于1。结论 原榨果汁(除沙棘汁、刺梨汁和加拿大蔓越莓汁外)可作为花色苷良好的来源。蓝莓汁、中国黑龙江蔓越莓汁、德国黑莓汁、红树莓汁、黑果枸杞汁、中国辽宁野樱莓汁和沙棘汁还可以为人体补充锰、铬和钼。但它们的钾、钠、钙、镁、铁、锌、铜和硒不能满足人体的需求。
膳食炎症指数与老年人肌肉衰减症关联的研究进展
蒲荣畅;宋鹏坤;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剧,与增龄相关的肌肉衰减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大量研究表明合理的膳食能减缓老年人肌肉衰减的发生和发展,其中膳食的炎症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膳食炎症指数通过计算整体食物和营养素的炎症效应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准确评估食物对身体引起炎症反应的可能性。通过运用膳食炎症指数从膳食的炎性作用角度研究膳食与老年人肌肉健康的关联,则为进一步促进肌肉健康的膳食指导提供了新的思路。
枣中主要活性成分分离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李上;房翠兰;肖伦;徐维盛;枣作为一种在中国拥有悠久栽培历史和广泛开发利用价值的药食两用果物,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一直备受关注。枣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多糖、多酚类化合物、三萜类化合物、环核苷酸和生物碱等,在抗氧化、抗炎、抗肿瘤、调节免疫等方面具有生物活性功能。本文旨在综述枣中主要活性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探讨活性成分的分离方法和检测技术。
新疆不同产地药桑葚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比较研究
吐尔逊阿依·达吾提;李悦;刘梦文;邓巧玲;陈宣世;肖辉;徐维盛;目的基于响应面设计优化药桑葚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比较新疆不同产地药桑葚总黄酮含量的差异及其与抗氧化活性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对药桑葚总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优化得出最优提取工艺参数。同时以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等抗氧化活性指标评价药桑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45%、料液比120(g/mL)、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60min,该条件下,6个产地药桑葚的总黄酮含量库车市>喀什市>库车乌恰镇>和田市>英吉沙县>于田县,其中库车市的药桑葚总黄酮含量为27.159±0.091mg/g,不同产地药桑葚总黄酮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显示,库车市与和田市的药桑葚抗氧化活性较强,各产地药桑葚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药桑葚的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相关性,可加强羟自由基清除作用。结论超声波辅助法提取药桑葚总黄酮简便,所建模型拟合度高,能够较好地比较新疆不同产地药桑葚总黄酮的含量。
血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Ⅰ.DTNB直接法
夏奕明;朱莲珍;本文介绍血和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直接测定法,即测定底物谷胱甘肽(GSH)被氧化的速度来表示酶活力。反应剩余的GSH量是根据与DTNB作用生成的5-硫代2-硝基苯甲酸阴离子浓度来计算。测定该阴离子的波长为422nm。所用的两种底物浓度GSH为400μMH2O2为250~300μM,测人血的样品量为8μl,反应时间为5分钟,测鼠血的样品量为4μl,反应时间3分钟。测组织中GSH-Px活力的操作步骤与测血的基本相同,唯在非酶反应时用已加热使酶失活的样品液代替蒸馏水。
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分析——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刘秀梅,陈艳,王晓英,计融目的 了解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网覆盖地区人群食源性疾病爆发的发生状况。方法 对 13个监测地区 1992~ 2 0 0 1年食源性疾病爆发上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十年间共上报 5 770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 ,涉及的患者人数达 16 2 995人。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最多 ,分别占总体的38 5 %和 5 0 9%。副溶血性弧菌 (31 1% )是主要的病因物质。化学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和涉及人数分别占总体的 37 5 %和 2 8 6 %。结论 应不断加强完善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的建设。
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总报告)
金银龙,梁超轲,何公理,曹静祥,马凤,王汉章,应波,吉荣娣,中国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协作组为查清我国地方性砷中毒的基本分布 ,指导和推进我国的地方性砷中毒的防治工作 ,采用环境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包括回顾性环境流行病学调查 ,重点病区调查和面上抽样调查 ,搜集掌握病情资料。采用环境化学标准方法与质量控制分析环境砷水平 ,回顾性调查中利用己有的环境砷资料 ,重点调查与面上抽样现况调查中检测环境砷含量。最后对二者结果进行计算机统计分析。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于 8省市区 ,40个县旗市 ,受影响人口 2 3 4 3 2 3 8人 ,其中饮水砷 >0 .0 5mg L高砷暴露人口 52 2 566人 ,查出砷中毒 782 1人。内蒙、山西仍为我国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重病区 ,新疆乌苏市的生产建设兵团与乌苏中的大部分高砷地区集中改水 ,病情减轻。内蒙、山西的一些乡村集中改水降砷效果较好。新确认吉林、宁夏各 1县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 ,其中以吉林省病区为典型。新发现山西 11县市、内蒙 1旗、吉林 1市、宁夏 1县、青海 1县和安徽 2县市的饮水型地方性砷中毒。新发现北京顺义区仍有饮水高砷暴露乡镇。未发现其它省、市、自治区有饮水高砷暴露地区。确认辽宁省曾报道的饮水高砷点现已消除 ;浙江桐乡市已有的饮水高砷地区现已降至饮水砷卫生标准以下 ;并发现北京市顺义区天竺乡天竺村连续 2 0余年的饮水高砷井自然转变
建立中国膳食平衡指数
何宇纳,翟凤英,葛可佑目的 建立中国的膳食平衡指数 (DBI) ,综合评价中国成年人的膳食质量 ;为研究人员及食物营养政策制定者以及大众提供有效的膳食评价工具。方法 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选择构成膳食平衡指数的食物组的单项指标。参照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食物摄入量确定每个单项指标的分值以及计分方法。结果 DBI由谷类食物、蔬菜和水果、奶类和豆类、动物性食物、油脂、盐、酒精及食物种类组成 ,以总分 ,负端分 ,正端分 ,膳食质量距及平衡膳食模式构成的评价体系既能反映摄入不足又能反映摄入过量 ,可用于评价群体和个体的膳食营养状况
上海市A城区大气PM10、PM2.5污染与居民日死亡数的相关分析
戴海夏,宋伟民,高翔,陈立民,胡敏目的 探讨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Poisson广义相加模型对上海市A城区大气PM1 0 、PM2 5的日平均污染浓度与居民日死亡数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并控制了时间长期趋势、气象、季节、一周日效应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当大气PM1 0 、PM2 5浓度上升 10 μg m3时 ,总死亡数分别上升 0 5 3%(0 2 2 %~ 0 85 % )、0 85 % (0 32 %~ 1 39% )。结论 大气粗细颗粒物污染具有潜在的急性人群健康危害。
1959、1982、1992、2002及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监测比较分析
郭齐雅;于冬梅;俞丹;王寻;许晓丽;房玥晖;于文涛;贾凤梅;赵丽云;中国于1959年、1982年、1992年、2002年分别开展了4次全国性营养调查或营养与健康监测工作,历次调查结果对了解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摄入、膳食结构和营养水平、营养相关慢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变化规律、评价城乡居民营养健康水平、制定相关政策和疾病防治措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对1959年、1982年、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和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从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
方海琴;姜萍;王永俊;范文昌;屈鹏峰;李宁;<正>尿酸是人体代谢产物之一,主要由膳食摄入和体内分解的嘌呤化合物经肝脏代谢产生,通过肾脏和消化道排泄。正常情况下,体内尿酸产生和排泄保持平衡状态。当嘌呤代谢障碍时,就会出现高尿酸血症。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生的病理基础。2018—2019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表明[1],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痛风患病率为0.86%~2.20%,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正>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些年来,全球超重和肥胖率正快速增长,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4.3%、16.4%,其中18~44岁、45~59岁和60岁及以上居民肥胖率分别为16.4%、18.3%和13.6%,我国居民肥胖率呈上升趋势[1]。肥胖不但导致较高的过早死亡风险,还与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相关,包括2型糖尿病、脑卒中、
全球儿童超重肥胖的流行现状和影响因素
原晨晨;薛琨;郭红卫;儿童超重肥胖的发生率逐年增加是全世界范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年龄标化儿童的肥胖率逐年增加,中国学龄儿童肥胖率近年来显著上升。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十分复杂,包括孕产期、饮食、行为、认知等各方面因素,且不仅会影响现阶段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导致相关的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疾病等成人慢性疾病的发生。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上海市A城区大气PM10、PM2.5污染与居民日死亡数的相关分析
戴海夏,宋伟民,高翔,陈立民,胡敏目的 探讨大气颗粒物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Poisson广义相加模型对上海市A城区大气PM1 0 、PM2 5的日平均污染浓度与居民日死亡数进行相关回归分析 ,并控制了时间长期趋势、气象、季节、一周日效应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当大气PM1 0 、PM2 5浓度上升 10 μg m3时 ,总死亡数分别上升 0 5 3%(0 2 2 %~ 0 85 % )、0 85 % (0 32 %~ 1 39% )。结论 大气粗细颗粒物污染具有潜在的急性人群健康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