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04期
中国代谢性疾病防控的整合路径与挑战——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随访研究(2021)
于冬梅;赵丽云;张坚;<正>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方式转变,代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已成为威胁居民健康的主要负担。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随访(2021)项目基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通过追踪得到居民营养与健康的10年变化,有助于揭示代谢健康风险的关键驱动因素及干预潜力。本专栏发表的4篇研究论文,从研究设计、生物标志物创新到膳食干预机制,系统构建了代谢性疾病防控的科学框架。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随访(2021)研究方案
蔡姝雅;丁钢强;赵丽云;张坚;朴玮;琚腊红;宋鹏坤;许晓丽;于冬梅;为了解中国居民长期的膳食结构、体格状况、行为生活方式与健康状况动态变化,以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基线,根据东、中、西区域分层,选择东部江苏省和福建省、中部山西省、西部重庆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每省(自治区、直辖市)2个随访点,共10个随访点开展随访。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测量、膳食调查和实验室检测随访调查对象的膳食摄入、体格状况、心理行为、身体活动、生活方式、营养相关疾病等状况,以及65岁及以上老年人肌肉和认知功能。项目经过科学的研究设计,依托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实施,采用标准化调查流程,并进行全程质量控制。项目共纳入10 659名调查对象,调查得到的10年营养与健康的动态变化数据,为制定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相关政策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参考。
终止高血压膳食依从性与成人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关系——系统性炎症的中介作用
杨宇祥;蔡姝雅;Tamas Szili-Torok;张帅;朴玮;南晶;李福胜;赵丽云;于冬梅;目的 研究中国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人终止高血压膳食(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 DASH)与血尿酸水平及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以及系统性炎症在此关联性中的中介作用。方法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研究(2021)于2021年5月—2022年12月开展,基于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2年)中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部分研究对象及后续新增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选取6963名成人,对其社会经济、膳食、体格及血生化指标数据进行后续分析。使用DASH评分评估研究对象对该膳食的依从性,并以五分位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Q1~Q5)。采用逐步引入协变量进行校正的方法,使用广义线性回归和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DASH膳食与血尿酸及高尿酸血症的关联性。并在测量高敏C-反应蛋白的2112名研究对象中,进一步分析系统性炎症对上述关联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 在6963名研究对象中,血尿酸浓度平均值为317.4μmol/L,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21.18%。在高DASH膳食依从性者中,18~44岁、女性、超重/肥胖、城市居民、较高文化程度、已婚、较高家庭收入、目前不吸烟、身体活动水平高、未患高尿酸血症的研究对象中占比较高(P<0.05)。经调整了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年收入、目前吸烟、过量饮酒、身体活动水平以及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患病情况后,Q5组血尿酸水平(Q5 vs.Q1,相对浓度=0.93,95%CI0.91~0.94,P趋势<0.01)和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Q5 vs. Q1 OR=0.59,95%CI 0.48~0.73,P趋势<0.01)均显著低于Q1组。中介分析结果提示,高敏C-反应蛋白分别介导了DASH评分与血尿酸17.69%(95%CI 10.22%~25.15%,P中介<0.01)的关联性以及与高尿酸血症患病风险26.00%(95%CI7.50%~44.49%,P中介<0.01)的关联性。结论 中国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人DASH膳食依从性与血尿酸及高尿酸血症的患病风险呈负向关联,且系统性炎症在上述关联中起部分中介效应。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
蔡姝雅;杨宇祥;满青青;朴玮;南晶;李福胜;张坚;宋鹏坤;赵丽云;于冬梅;目的 探索中国成年人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 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利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随访研究(2021)数据,该研究于2021年5月—2022年12月开展,以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为基线,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50个监测点的基础上,采用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选取10个调查点,纳入基线血压正常的2516名研究对象。随访收集其人口学基本信息、体格、生活行为和血生化指标等数据。使用基线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及血糖计算TyG指数,并按四分位分组(Q1~Q4)。采用多重调整Logistic回归检验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联,并将人口学基本信息、体格、生活行为和油盐摄入等作为协变量纳入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分层分析和交互作用检验评估TyG与高血压不同亚组的交互作用。结果 调查对象基线年龄为(52.31±12.14)岁,其中男性45.99%,女性54.01%。基线TyG指数为8.53±0.67,随访后高血压发病率57.95%,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呈显著正相关趋势(β=1.51,P<0.05)。TyG指数四分位分组(Q1~Q4)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与Q1组比,Q2、Q3和Q4组发病风险分别为1.28倍(95%CI 1.01~1.62,P<0.04)、1.39倍(95%CI 1.09~1.76,P=0.01)和2.11倍(95%CI 1.64~2.71,P<0.01)。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提示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呈正向线性关系(总体检验P<0.01,非线性关联检验P=0.54)。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的正向关联在不同年龄、性别、城乡、文化程度、家庭收入、二手烟暴露、身体活动、高血压家族史、烹调盐、烹调油摄入量、超重/肥胖和中心型肥胖亚组中保持稳定(P<0.05)。结论 TyG指数与高血压发病呈显著正相关趋势。
正常空腹血糖人群中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
杨宇祥;苑弘弢;唐增煦;蔡姝雅;Tamas Szili-Torok;杨雅钦;朴玮;张帅;南晶;李福胜;赵丽云;于冬梅;目的 研究中国正常空腹血糖成人中甘油三酯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 TyG)指数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 自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2年)和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随访研究(2021)数据选取2161名基线调查时未患糖尿病且空腹血糖<6.1 mmol/L的中国成人,收集其社会经济、生活行为、体格及血生化指标数据,定义为正常空腹血糖人群,并使用空腹血清甘油三酯及血糖计算TyG指数。使用基线(2010—2012年)时TyG指数,并以四分位法对调查对象进行分组(Q1~Q4)。采用逐步引入协变量进行校正的方法,使用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TyG指数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并基于不同性别、年龄组和体质指数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在2161名调查对象中,不同TyG指数分组在年龄组、体质指数、家庭人均年收入的构成比以及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基线时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居住地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收入、目前吸烟、过量饮酒、休闲身体活动、糖尿病家族史、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后,与TyG指数最低组(Q1)相比,TyG指数最高组(Q4)的糖尿病发病风险高2.82倍(95%CI=1.65~4.84,Ptrend=0.007),且TyG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将增加2.22倍(95%CI=1.61~3.06,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TyG指数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在45岁及以上、不同性别以及不同体质指数的研究对象中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且在60岁及以上、女性及体质指数<24人群中,二者关联性更强,但未观察到亚组因素与TyG指数的交互作用。结论 在中国正常空腹血糖成人中,TyG指数与糖尿病发病风险呈正向关联。
原榨果汁中多酚和多元素的含量特征及营养分析
李轶;卢岚;李谭瑶;李帮锐;李欣;鲁兵;伍碧珍;陈东洋;目的 对电商平台采购的11种原榨果汁中多酚和多元素进行含量测定,掌握其含量特征及进行营养评价。方法 使用pH示差法、Folin-Ciocalteu试剂比色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直接测汞法分别测得果汁中的总花色苷、总多酚和16种多元素的含量,用营养素密度(nutrient density, ND)和营养质量指数(index of nutrient quality, INQ)进行营养分析。结果 果汁中总花色苷含量为未检出~1664 mg/L,蓝靛果汁含量最高;总多酚含量为281~2948 mg/L,刺梨汁含量最高。常量元素以钾含量最高(288~1996 mg/L),微量元素以锰含量最高(0.2~17.7 mg/L)。果汁中总花色苷的ND为0~332.8%,钾、钙、钠、镁、铁、锌、铜和硒的ND偏低,均小于10%,锰、铬、钼的ND较高,分别为0.4%~39.3%、0.7%~35.3%和0~13.2%。果汁中总花色苷的INQ范围是0~167.63,除沙棘汁和刺梨汁外,其他品种果汁中总花色苷的INQ均大于1。果汁中钾、铁的INQ均小于6,钙和锌的INQ小于2,镁和铜的INQ均小于4,钠的INQ小于3,锰、铬和钼的INQ更高,分别是0.21~24.00、0.27~15.76和0~7.18。硒的INQ全部小于1。结论 原榨果汁(除沙棘汁、刺梨汁和加拿大蔓越莓汁外)可作为花色苷良好的来源。蓝莓汁、中国黑龙江蔓越莓汁、德国黑莓汁、红树莓汁、黑果枸杞汁、中国辽宁野樱莓汁和沙棘汁还可以为人体补充锰、铬和钼。但它们的钾、钠、钙、镁、铁、锌、铜和硒不能满足人体的需求。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10种酚类化合物
陈彦凤;翁华春;唐增煦;陆俊杰;王力强;徐维盛;目的 建立同时检测蔬菜中黄酮(儿茶素、表儿茶素、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素)和酚酸(没食子酸、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阿魏酸)等10种酚类化合物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蔬菜样品经均质化处理,乙醇水溶液(1∶1,V/V))于50℃超声提取10 min后离心,取上清液氮吹至近干并复溶,以Symmetry C18(4.6 mm×250 mm, 5μm)分离,以甲醇-0.025 mmol/L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分离,采用外标法在280 nm波长下测定酚类化合物含量。结果 10种酚类化合物可在40 min内达基线分离,线性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6~0.034μg/g,定量限为0.020~0.100μg/g。酚类化合物在上海青、莴苣和黄瓜样品中的平均回收率为57.7%~96.8%,加标回收率精密度<11.3%(n=6)。对25种常见蔬菜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酚类化合物在不同蔬菜中的组成、含量差异明显,其中芸薹类蔬菜中的10种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结论 该测定方法快速、灵敏,重现性良好,适用于蔬菜中酚类化合物的含量测定。
江苏省69种特色菜肴营养成分
孟菊香;夏淼;汤健彬;熊苏婷;汤晶;王珥梅;黎俊宏;目的 对江苏省特色菜肴进行分类,分析各类别之间营养成分含量的差异并进行营养评价。方法 于2021年和2023年从江苏省5个城市的典型餐馆采集69种当地特色菜肴,测定营养成分含量,以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钙、铁、钾、镁和锌为推荐性营养素,以钠和脂肪为限制性营养素,利用富含营养素食物模型(NRF 10.2)进行分析和评价。另外增加总碳水化合物、能量用于供能比分析。结果 依据营养成分数据,三大宏量营养素供能比中位数分别为:碳水化合物6.8%,脂肪50.2%,蛋白质33.7%。NRF 10.2指数中位数为48.9,大部分NRF 10.2值大于0,具有营养价值;根据分类对NRF 10.2指数中位数大小排序:水产类>混合类>畜类>禽类>小吃>主食。不同类别间NRF 10.2指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01,P=0.01)。结论 江苏省特色菜肴蛋白质和脂肪供能比偏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偏低;油炸/含油量高的小吃类食物及油脂丰富/腌制的肉类食物营养价值较低。
安徽省市售巧克力及其制品中脂肪、脂肪酸和糖含量
胡越;张兵;庄美慧;田双双;谢继安;目的 对市售30种巧克力及其制品中脂肪、脂肪酸和糖含量组成进行研究。方法 对巧克力及其制品中脂肪、脂肪酸和糖含量进行检测,对脂肪酸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比较不同功能性脂肪酸的含量占比,通过计算样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比值、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进行健康评价。结果 巧克力及其制品中脂肪含量为2.90~36.5 g/100 g,总脂肪酸为2.18~30.4 g/100 g,其中黑巧克力的脂肪含量和总脂肪酸含量最高。样品中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 SFA)含量为1.29~19.4 g/100 g,在总脂肪酸中占比最高(59.2%~75.3%),以硬脂酸和棕榈酸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0.743~9.76 g/100 g,占比为21.4%~34.2%,仅次于饱和脂肪酸,主要是油酸,含量为0.727~9.63 g/100 g。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含量为0.130~1.48 g/100 g,占比为3.0%~6.0%,主要是亚油酸,含量为0.122~1.12 g/100 g。n-6PUFA/n-3PUFA比值为10,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为0.4,血栓形成指数为3.2。样品中主要糖类为蔗糖,含量为30.0~48.0 g/100 g,其次为乳糖、麦芽糖,葡萄糖和果糖均未检出。结论 巧克力食品属于高脂肪、高糖食品,其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
贵州省市售茶叶中主要营养成分及评价
黄伊彦文;刘怡娅;贺林娟;吴胜男;龙泓江;刘文政;潘月华;目的 探讨贵州省市售茶叶的主要营养成分并予以营养价值评价。方法 在贵州省4个城市采集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样品17种(未发酵茶12种,发酵茶5种),根据不同品种,将样品分为3个批次依次采样。依据国家标准采用直接干燥法、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检测方法进行一般营养成分、维生素、矿物质及灰分等指标的测定,将检测指标含量进行分析并做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 不同制茶工艺的17种茶叶一般营养成分及灰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发酵茶与未发酵茶中胡萝卜素(9837.52μgRAE/100 g vs.3042.9μgRAE/100 g)与维生素C(206.95 mg/100 g vs.12.42 mg/10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胡萝卜素Z=-2.85,维生素C Z=-2.21,P<0.05);发酵茶与未发酵茶中钠含量(42.65 mg/100 g vs.32.87 mg/100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1,P<0.05),且各元素间存在协同与拮抗作用,钠与磷(r=0.592,P<0.05)、锰与铁(r=0.673,P<0.01)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得出,被检茶叶中营养品质最高的为开阳富硒茶(X_μ=0.5944)、遵义毛峰(X_μ=0.5872)、湄潭翠芽(X_μ=0.5844)、梵净山翠峰(X_μ=0.5506)。结论 贵州省市售茶叶中未发酵茶的营养价值多数高于发酵茶,绿茶保留了更多的天然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