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差异化地域膳食模式对健康与疾病影响专栏

  • 深入研究膳食营养特征,探讨不同地域人群健康效应及潜在机制

    王志宏;王惠君;张兵;丁钢强;

    <正>1 了解营养不良新内涵,精准评估并关注同一个体营养不良多重负担以往营养不良的定义,仅指能量或蛋白质不足而致的营养缺乏症,可伴有其他营养素缺乏,营养不良儿童可表现为体重低下、消瘦或生长迟缓。2014年第二届国际营养大会发布的《营养问题罗马宣言》中,重新修订了营养不良定义,即包括营养不足(生长迟缓、消瘦)、微量营养素缺乏、超重肥胖及其相关慢性病等多种形式。

    2023年01期 v.52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1 ]
  • 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64岁成年人膳食结构现状的地域差异研究

    张思婷;姜红如;贾小芳;张继国;王志宏;王惠君;张兵;李惟怡;丁钢强;

    目的 分析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地域的18~64岁成年人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情况。方法 利用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选取9481名具有完整膳食数据和人口学特征的18~64岁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和家庭称重记账法(食用油和调味品)收集膳食资料,借助食物成分表将食物消费量转换成能量及各类营养素摄入量。结果 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城乡居民每日能量摄入中位数水平分别为1942.28 kcal和1951.14 kcal,西北、西南、东南和北方地区人群分别为1796.94、1972.89、1989.61和1908.98 kcal/d;城市蛋白质、脂肪供能比分别为13.61%和35.85%,高于农村的12.31%和34.45%,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城市(49.62%)低于农村(52.18%);西南和东南地区脂肪供能比分别为38.90%和36.80%,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47.70%和47.93%。不同地区能量、蛋白质、脂肪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同。随着年龄的升高,膳食中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比例减少;低收入人群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高,而蛋白质摄入量较低;高收入人群的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能量、蛋白质和脂肪比例较高。结论 不同地域居民总能量摄入水平较为理想,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均达推荐水平但膳食结构不尽合理,脂肪供能比较高,西南和东南地区尤为明显;三大宏量营养素摄入量及其食物来源在不同地区和城乡间存在差异,年龄和收入水平影响着居民的食物选择。

    2023年01期 v.52 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6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0 ]
  • 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64岁成年居民差异化地域膳食模式特征

    焦莹莹;姜红如;李惟怡;王柳森;王邵顺子;贾小芳;王志宏;王惠君;张兵;丁钢强;

    目的 分析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成年居民的膳食模式。方法 选取2018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8~64岁9208名成年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和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称重收集食物消费数据,结合食物成分表计算得到平均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采用聚类分析法分析不同区域的膳食模式,并利用2009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本研究共得到3种膳食模式,分别为北方模式、沿海地区模式和南方模式。人口学特征分析发现,3个模式中谷类、蔬菜和畜禽类的摄入量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畜禽类在18~49岁的低年龄组居民摄入较高;水果和奶类在女性中摄入较高,其他食物在男性中更高;谷薯类、豆类和蔬菜的摄入量在农村地区、低收入水平和低受教育程度人群中较高,其他食物在城市地区、高收入水平和高受教育程度人群中摄入较高,奶类尤为明显。与膳食指南推荐量比较发现,3个模式中深色蔬菜、水果、坚果及南方模式的奶类和蛋类、北方模式的水产品摄入不足的比例高达80%以上,其他食物摄入不足的比例在50%~80%;畜禽肉在南方模式中摄入过量的比例明显较高,达到78%。对营养素分析发现,北方地区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维生素E、镁和锰摄入较高;东南沿海地区的蛋白质、蛋白质供能比、核黄素、钾、钠、钙、磷、铜和硒摄入较高;南方地区的能量、脂肪、脂肪供能比、尼克酸、视黄醇、锌和维生素C摄入较高。另外,通过2009和2018年数据比较表明,除奶类外,大多数食物的摄入量在近十年间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个别食物摄入量有所增加。结论我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分为3类膳食模式,各类膳食模式中食物和营养素摄入不均衡的问题普遍存在,且摄入量受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影响。另外,在近十年间,大多数食物摄入量下降。

    2023年01期 v.52 1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7K]
    [下载次数:5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 ]
  • 1991—2015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双重负担状况

    胡霄;张继国;贾小芳;姜红如;王柳森;王惠君;张兵;王志宏;

    目的 分析1991、2000、2009和2015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17岁儿童青少年营养不良双重负担状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91、2000、2009和2015年的随访数据,选取6~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各年份纳入研究的儿童青少年分别为2464人、2094人、929人和1555人,并将研究对象划分为消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组。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结合家庭称重记账法(食用油和调味品)收集膳食相关信息,依据食物成分表计算儿童青少年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量。采用平均需要量(estimated average requirement, EAR)为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判断界值,分析儿童青少年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和营养不良双重负担状况。结果 1991—2015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17岁儿童青少年的消瘦率呈下降趋势,超重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P均<0.05)。营养不良双重负担状况从1991年的6.5%增加至2015年的24.6%。1991、2000、2009和2015年分别有94.2%、92.8%、97.2%和93.4%的儿童青少年存在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聚集。1991和2000年同时存在3~7种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儿童青少年占比分别为81.6%和73.7%;2009和2015年同时存在3~9种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儿童青少年占比分别为81.8%和80.7%。结论 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率呈上升趋势且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率较高,营养不良双重负担较为严重。

    2023年01期 v.52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7 ]
  • 膳食模式对肠道菌群的影响

    王柳森;王志宏;丁钢强;

    近年来,慢性病逐渐成为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动态变化可能是导致慢性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与机体的免疫、消化和内分泌系统都有着密切的联系。膳食模式的长期作用和变迁对于肠道菌群的构成有着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不同膳食模式对于肠道菌群的影响,并对该领域内的未来研究方向做了简要的阐述。

    2023年01期 v.52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6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5 ]

其他信息

  • 《卫生研究》征稿征订启事

    <正>《卫生研究》(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承办的中文核心学术期刊。1972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72页/期。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2158/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8020。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之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国内知名数据库来源刊。被《化学文摘》(CA)、《文摘杂志》(AJ)及INDEX MEDICUS/MEDLINE(IM)收录。

    2023年01期 v.52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 ]
  • 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正>达能营养中心与《卫生研究》杂志编辑部合作在该杂志创办“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自《卫生研究》1999年第3期到2023年第1期,已有143期,共有429篇文章被选用。创办这一论坛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在营养学研究领域里辛勤工作的青年工作者,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促进营养科学信息的交流,从而为促进中国营养健康事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膳食质量和健康水平做贡献。

    2023年01期 v.52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卫生研究》编辑委员会

    <正>~~

    2023年01期 v.52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 ]
  • 《卫生研究》投稿须知

    <正>1稿件的著作权与书写格式1.1文题、署名及作者单位(1)文章题目不宜超过20个字,除DNA等最常见的缩写外,一般不用缩略符号;(2)署名顺序由作者自定。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3)按作者署名顺序在姓名右上角标注阿拉伯数字(相同单位的作者数字相同),在姓名行下面依次著录各作者单位全称(到科室)、城市和邮政编码;(4)第一作者只能属一个单位,即开具《稿件推荐信暨版权转让协议书》的单位。1.2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中文摘要:(1)摘要应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一般不限字数。摘要中包括目的、方法(须含材料)、

    2023年01期 v.52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5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 1989—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年人部分矿物质摄入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李惟怡;王柳森;王邵顺子;郝丽鑫;张兵;王惠君;王志宏;姜红如;

    目的 分析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年人1989—2018年部分矿物质摄入量,了解其变化趋势。方法 利用开放性纵向追踪队列研究“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89—2018年)”11轮的随访调查数据,选取18~35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个人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结合家庭称重记账法进行膳食调查,计算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和锰10种矿物质的膳食摄入量,利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分析摄入量随年份的变化趋势。将膳食矿物质摄入量与平均需要量进行比较,膳食矿物质摄入不足风险的人群比例的变化趋势利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分析。针对2018年不同人口特征分析膳食摄矿物质的摄入状况。结果 2018年青年人膳食矿物质的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钙302.96 mg/d、磷887.91 mg/d、钾1451.69 mg/d、钠3760.09 mg/d、镁238.50 mg/d、铁19.40 mg/d、锌9.91 mg/d、硒43.54μg/d、铜1.41 mg/d和锰4.59 mg/d,并且不同性别间摄入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地区钙、钾、硒膳食摄入量显著高于农村地区(Z值分别为3.00、2.04、3.10,P<0.05),钙、磷、镁、钾、硒和铜的膳食摄入量在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和收入水平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89—2018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年人,钙、磷、钾、钠、镁、铁、锌、铜和锰的膳食摄入量呈下降趋势,只有硒的摄入量呈上升趋势,男性摄入量中位数均高于女性。膳食磷、镁、铁、锌和铜存在摄入不足风险的人群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调查年份,存在钙摄入量不足风险的人群比例均超过90%。结论 1989—2018年间中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8~35岁成年人存在矿物质摄入不足风险,钙摄入量不足问题严峻。

    2023年01期 v.52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 ]
  • 2015年中国老年人膳食纤维摄入与糖代谢状况的关联性

    董卫华;满青青;李裕倩;贾珊珊;于冬梅;赵丽云;张坚;宋鹏坤;

    目的 调查全国老年人群膳食纤维摄入状况,并分析膳食纤维与糖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状况监测老年人群。利用标准化问卷和测量方法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和体格状况,采用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调查对象的食物摄入。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相关生化指标,将研究对象分成正常血糖(NG,normal glucose)、糖尿病前期(Pre-DM,pre-diabetes mellitus)和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三组。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膳食纤维摄入与Pre-DM和T2DM的关系。结果 共纳入20 996例60岁及以上老年人,其中男性10 773例(51.3%),年龄(68.21±6.26)岁;女性10 223例(48.7%),年龄(67.67±6.26)岁。共检出Pre-DM 6526例,总检出率为31.1%,其中男性3274例,检出率为30.4%;女性3252例,检出率为31.8%。T2DM共检出1572例,总检出率为7.5%,其中男性784例,检出率为7.3%;女性788例,检出率为7.7%。不同膳食纤维摄入量组间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体质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5)。随膳食纤维摄入量增加,超重及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异常比例呈上升趋势(P<0.05),高血压患病比例随膳食纤维摄入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0.0001)。调整混杂因素后,与极低摄入量组相比,低摄入量组、较低摄入量组和较高摄入量组均与Pre-DM负相关,其OR值及95%CI分别为0.913 (0.838~0.994)、0.861(0.790~0.938)和0.911(0.835~0.993),膳食纤维较高摄入量组与T2DM负相关,为0.848(0.726~0.991)。结论 老年人膳食纤维摄入与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相关,随着膳食纤维摄入量的增加,糖代谢异常的发生风险降低。

    2023年01期 v.52 33-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5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5 ]
  • 2017年成都某医院孕妇钙摄入水平及来源

    陈思佳;冯秋雨;陈聪;杨梦彤;陈虹;郭怡杉;苏丹萍;吴成;李润;曾果;

    目的 调查评价成都地区各孕期孕妇钙摄入水平及来源。方法 利用成都孕妇队列数据,以成都市2017年某三甲妇幼医疗机构产前门诊孕8~14周健康单胎孕妇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孕妇基本信息及各孕期近1个月内钙补充剂使用情况,采用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收集孕妇各孕期膳食信息,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18)》计算膳食钙摄入量和不同食物钙贡献率,将膳食钙和补充剂钙摄入量累加获得总钙摄入量。参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评价钙摄入。结果 最终纳入有效样本孕早期1653例,孕中期1024例,孕晚期1017例。孕早、中、晚期总钙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523.3、1280.5和1491.3 mg/d;总钙摄入量充足率分别为16.3%、63.2%和67.1%,总钙不足率分别为69.0%、15.7%和11.2%,总钙过量率分别为0.2%、9.1%和14.4%。孕早、中、晚期膳食钙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453.0、613.0和723.0 mg/d;膳食钙充足率分别为7.1%、9.7%和16.2%,膳食钙不足率分别为82.0%、75.0%和62.6%。各孕期膳食钙主要来源均为奶类、蔬菜类、谷薯类,奶类钙贡献率分别为33.8%、37.7%和40.2%,奶类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125.0、235.3和250.0 g/d。总体孕妇孕早、中、晚期钙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36.2%、93.4%和91.7%,补充剂钙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0.0、625.0和750.0 mg/d。膳食钙充足的孕妇孕早、中、晚期钙补充剂使用率分别为38.1%、95.0%和94.5%,补充剂钙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0.0、725.0和750.0 mg/d。结论 成都地区孕妇总钙摄入不足和过量问题并存,各孕期膳食钙摄入不足问题均突出,孕中、晚期钙补充剂使用普遍。

    2023年01期 v.52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5 ]

儿童食物与营养素摄入专栏

  • 加强儿童食物和营养素摄入研究,促进儿童健康与全面发展

    杨振宇;张倩;赵文华;

    <正>食物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儿童期营养是全生命周期健康的基础。膳食摄入不足或过多是营养不良的最根本原因,食物摄入评价可识别早期营养不良,为实施营养干预提供科学重要依据。同时,食物及营养素摄入量也是制定儿童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重要依据。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可以满足0~5月龄婴儿几乎全部营养素需要。研究母乳摄入量为制定婴儿营养素需要量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2023年01期 v.5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2019—2021年中国0~5月龄婴儿母乳摄入量

    王淑霞;庞学红;毕烨;杨振宇;赵文华;张倩;王硕;李瑞莉;王玉英;吴婕翎;黄广文;罗书全;黄鑫;

    目的 描述中国0~5月龄婴儿母乳摄入量及其随月龄变化趋势,分析喂养方式、性别和地区对母乳摄入量的影响。方法 利用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数据,采用面对面询问调查方法收集婴儿的基本信息,采用称重法测量婴儿24小时母乳摄入量,描述0~5月龄婴儿母乳摄入情况。采用秩和检验比较组间母乳摄入量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母乳摄入量随月龄增加的变化趋势,采用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和地区对母乳摄入量的影响。结果 0~5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乳平均摄入量为800.1 g/d,范围为696.4~937.7 g/d。母乳摄入量随着月龄的升高而增加,5月龄保持平稳(β=29.6,P=0.009)。不同月龄婴儿母乳摄入量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17.96,P=0.003)。0~5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24小时喂养次数为8次,平均每次母乳摄入量为103.4~152.5 g,平均每次喂养时长为20.4~24.6 min,每分钟母乳摄入量为4.4~7.0 g。0~4月龄纯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母乳摄入量均未显现性别差异(P>0.05)。除4月龄外,纯母乳喂养婴儿的母乳摄入量均不存在地域差异(t=-4.25,P<0.001)。在混合喂养组、母乳+辅食喂养组和母乳+配方粉+辅食喂养组中,0~5月龄婴儿的母乳平均摄入量范围分别为341.1~496.7 g、239.1~742.7 g和90.0~508.0 g。结论 2019—2021年中国0~5月龄婴儿母乳摄入量随着月龄的升高而增加,5月龄保持平稳。除个别月龄外,不同地域和性别0~5月龄婴儿母乳摄入量相近。配方粉或辅食引入直接影响0~5月龄内婴儿母乳摄入量。

    2023年01期 v.52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下载次数:4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2019—2021年中国6~23月龄婴幼儿辅食能量和营养素摄入量

    庞学红;杨振宇;赵文华;张倩;王硕;李瑞莉;司向;喻颖杰;赵英;陈轶英;苏丹婷;

    目的 分析中国不同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辅食来源的能量和营养素水平。方法 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共纳入546名已添加辅食的6~23月龄婴幼儿,通过问卷调查收集人口学基本特征、社会经济状况和出生情况。采用膳食称重法收集1天24小时食物摄入信息,结合中国食物成分数据库计算婴幼儿摄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硒、钾、维生素A、维生素B_1、维生素B_2和维生素C。结果 6~8月龄、9~11月龄、12~17月龄和18~23月龄婴幼儿辅食来源的能量分别为156.1、258.0、388.7和581.1 kcal,蛋白质分别为5.1、10.1、15.0和21.7 g,脂肪分别为3.3、6.7、9.5和15.9 g,碳水化合物分别为22.0、34.3、55.8和84.0 g,钙分别为38.7、54.8、78.6和106.9 mg,铁分别为1.3、2.2、3.5和5.3 mg,锌分别为0.7、1.4、2.0和2.9 mg,硒分别为3.2、5.6、8.6和12.0 mg,钾分别为106.3、228.6、349.1和630.4 mg,维生素A分别为83.7、100.3、157.4和180.4μgRAE,维生素B_1分别为0.1、0.2、0.2和0.3 mg,维生素B_2分别为0.1、0.1、0.2和0.3 mg,维生素C分别为1.8、6.3、9.5和19.2 mg。与世界卫生组织辅食营养素密度建议值相比,本研究6~23月龄婴幼儿辅食蛋白质密度偏高(2.6~3.8 mg/100 kcal vs. 0.9~1.0 mg/100 kcal),6~8月龄和9~11月龄婴儿辅食铁密度(1.0、0.9 mg/100 kcal vs. 4.5、3.0 mg/100 kcal)和锌密度(0.5、0.5 mg/100 kcal vs. 1.6、1.1 mg/100 kcal)偏低。结论 6~23月龄婴幼儿辅食来源的蛋白质普遍偏高,6~11月龄婴儿辅食来源的铁和锌不足。

    2023年01期 v.52 53-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5 ]
  • 2019—2021年中国2~5岁儿童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状况

    郭林啸;庞学红;段一凡;张倩;王玉英;王硕;李瑞莉;付鹏钰;赵璐;陈玉柱;郭淑玲;杨振宇;赵文华;

    目的 基于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数据,描述我国2~5岁儿童膳食微量营养素,包括钙、铁、锌、硒、钾、维生素A、维生素B_1、维生素B_2、维生素C的摄入状况并分析城乡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1年抽取了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0名2~5岁儿童,并用称重法记录3天24小时的膳食数据。使用SAS 9.4进行统计分析,计算2~5岁各年龄组儿童每日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及分析城乡差异,并与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评估2~5岁儿童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量的风险。结果 2~5岁各年龄组儿童每日膳食钙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433.7、338.9、356.4和347.4 mg;每日膳食维生素B_1摄入量中位数均为0.5 mg;每日膳食维生素B_2摄入量分别为0.7、0.6、0.6和0.6 mg;每日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37.9、37.4、44.0和40.0 mg;每日膳食硒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17.1、20.5、22.7和22.3μg。其中,2~5岁城市儿童膳食钙摄入量均高于农村儿童,2~5岁城市儿童膳食维生素B_2摄入量高于农村儿童,2岁和3岁组城市儿童铁、硒、锌和维生素B_1摄入量高于农村儿童。2~5岁儿童膳食钙摄入低于平均需要量的比例均较高,分别为61.4%、76.4%、91.4%和91.5%;膳食维生素B_1、维生素C和硒摄入量低于平均需要量比例分别为52.4%~63.2%、42.8%~50.2%和46.6%~58.7%。结论 2019—2021年中国2~5岁儿童膳食钙摄入不足状况依然严重,农村儿童更为突出。膳食维生素B_1、维生素C和硒摄入状况有待提高。

    2023年01期 v.52 60-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9K]
    [下载次数:7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4 ]
  • 2019—2021年中国不同地区6~17岁儿童主要食物摄入量

    琚腊红;张倩;杨振宇;赵丽云;杨媞媞;王玉英;王硕;李瑞莉;许娟;房红芸;郭齐雅;李淑娟;赵文华;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中国不同地区6~17岁儿童主要食物摄入量。方法 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7个区域各随机抽取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省各抽取1个城市(区)、1个农村(县)调查点,全国共抽取28个调查点,6413名6~1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并结合称重法收集食物摄入信息,参照食物成分表标准版中的食物分类划分为粮谷类、薯类、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畜禽肉、蛋类、奶类和鱼虾类,计算不同地区6~8岁、9~11岁、12~14岁、15~17岁男生和女生的各类食物平均每日摄入量。结果 同性别同年龄段的城市与农村儿童的食物日均摄入量相比较,9~17岁男生粮谷类和薯类、9~17岁女生粮谷类、12~17岁女生薯类以及15~17岁食用鱼虾类男生的日均摄入量均为农村高于城市,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畜禽肉、蛋类和奶类同性别同年段的儿童食物日均摄入量和食用率有统计学差异的均是城市高于农村(P<0.05)。同性别同年龄段的南方与北方儿童的食物日均摄入量相比较,9~14岁男生粮谷类和蛋类、6~8岁女生粮谷类以及6~17岁食用新鲜水果男生女生的日均摄入量是北方高于南方,薯类、新鲜蔬菜、畜禽肉、奶类和鱼虾类同性别同年段的儿童食物日均摄入量和食用率有统计学差异的均是南方高于北方(P<0.05)。同性别同年龄段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儿童的食物日均摄入量相比较,6~14岁男生粮谷类、6~17岁女生粮谷类以及6~17岁食用新鲜水果的男生女生、15~17岁食用鱼虾类男生女生的日均摄入量是东部低于中西部;9~11岁和15~17岁男生以及9~17岁女生薯类的日均摄入量是西部高于东中部;12~17岁男生女生蛋类的日均摄入量是西部低于东中部;新鲜蔬菜、畜禽肉和奶类同性别同年段的儿童食物日均摄入量和食用率有统计学差异的均是东部高于中西部(P<0.05)。杂粮占粮谷类比例较低(3.7%~10.1%)。猪肉占畜禽肉比例较高(56.1%~71.4%)。结论2019—2021年中国6~17岁儿童主要食物日均摄入量在城市与农村、南方与北方、东部、中部与西部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023年01期 v.52 67-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2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8 ]

调查研究

  • 2004—2015年含糖饮料摄入对女童初潮年龄的影响

    刘雪婷;陈玥;陈梦雪;高婉珂;汪晓语;徐裕杰;段若男;成果;

    目的 探讨女童含糖饮料摄入量对初潮年龄的前瞻性影响。方法 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项目2004—2015年数据,以初潮发生前1~5年内具有含糖饮料消费数据的293名7~16岁女童为研究对象。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女童含糖饮料摄入量对初潮年龄的影响。结果 调查对象的中位初潮年龄为12岁,软饮料摄入量为0.5 (0.2, 1.0) L/周、果汁饮料摄入量为0.5 (0.2, 0.9) L/周、含糖饮料总摄入量为0.6 (0.3, 1.3) L/周。调整基线年龄、居住地、母亲文化水平、基线能量摄入和体质量指数标准差评分后,软饮料、果汁饮料摄入量和含糖饮料总摄入量对初潮年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国女童含糖饮料摄入情况与初潮发生无关。

    2023年01期 v.52 85-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辅食添加时间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队列研究

    李玭;赵艾;张健;蓝航莲;张玉梅;

    目的 分析婴儿辅食添加时间分布及其对婴儿6~8月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选取北京、郴州两地共168对母乳喂养的健康母婴,从婴儿出生随访至8月龄;按照首次辅食添加时间将调查对象分为合理添加辅食组与不合理添加辅食组,利用重复度量分析比较随访结束时两组婴儿各项生长发育Z评分的差异。结果 在4~6月龄之间合理添加辅食的婴儿占80.4%(n=135);过早添加辅食(小于4月龄)的婴儿占6.5%(n=11);过晚添加辅食(晚于8月龄)的占6.0%(n=10)。重复度量分析结果表明,辅食添加时间不合理的婴儿6~8月龄的年龄别体质量指数Z评分(body mass index for age Z score, BAZ)与辅食添加合理的婴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首次辅食添加时间不合理的婴儿6月龄的BAZ较高(β=0.615,95%CI 0.053~1.178)。结论 北京、郴州两地母乳喂养婴儿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的婴儿较少,绝大多数婴儿的首次添加辅食时间为4~6月龄;辅食添加时间不合理可能对婴儿的BAZ产生短期影响。

    2023年01期 v.52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8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 ]
  • 2021年四城市成年居民环境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相关因素

    杨文静;周连;师春立;叶丹;闫旭;张宇晶;廖岩;潘力军;

    目的 了解四城市成年居民环境健康知信行现状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3—4月,对四川省绵阳市、雅安市和江苏省苏州市、扬州市的1252名18~69岁常驻居民进行环境健康知信行问卷调查。运用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Person等级相关等方法分析公众环境健康知信行水平差异,相关因素和知识、态度、行为得分的相关关系。结果 不同城市(F=47.632,P<0.001)、不同年龄(F=34.676,P<0.001)、不同文化程度(F=49.574,P<0.001)、不同体质指数(F=4.560,P=0.003)、不同家庭总年收入(F=27.977,P<0.001)、是否吸烟(t=11.121,P=0.001)与不同环境健康知识获取途径数量(F=88.405,P<0.001)人群的环境健康知信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除了体质指数,其余项均是环境健康知信行水平的相关因素。环境健康态度得分明显高于行为和知识(F=154.34,P<0.001)。知识和行为、知识和态度、态度和行为得分之间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667、0.414和0.450(P<0.01)。结论 2021年四城市成年居民环境健康知识获取途径数量、家庭总年收入、文化程度、年龄和吸烟状况均为公众环境健康知信行水平的相关因素。

    2023年01期 v.52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3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7 ]
  • 氯乙烯装置防护设施改进对接触人群肝脏损伤状况的影响

    董一文;王新刚;边洪英;王鑫;康宁;叶萌;

    目的 比较氯乙烯单体(vinyl chloride monomer, VCM)装置关键控制点的接触人群于防护设施改进前、后的肝脏功能指标及B超结果的变化情况,评估防护设施改进对促进劳动者健康和提高生产安全的有效性,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0年7月收集天津某电石法聚氯乙烯厂防护设施改进前(2013年)与改进后(2016年)VCM装置区防护设施的改进情况,获得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料及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结果。选择涉及8种VCM接触岗位的227名劳动者为接触组,选取无化学有害因素接触史的179名该企业的其它部门劳动者为对照组。通过比较防护设施改进前后VCM岗位接触水平、尿亚硫基二乙酸(thiodiglycolic acid, TDGA)含量、肝功、生化指标、肝脏B超结果的差异,评估关键控制点防护设施改进的有效性;同时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肝脏B超结果异常的贡献因素;以单因变量一般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影响因素间是否存在可能的显著交互作用。结果 防护设施改进前,8种岗位接触VCM的C_(TWA)均已超过1~2倍职业接触限值(OEL=10 mg/m~3),合成外操工和现场采样工接触1,2-DCE的C_(TWA)处于50%~1OEL,其它职业病危害因素均符合限值要求;接触组尿中TDGA含量与岗位VCM平均水平间呈较强正相关性(r=0.79,P<0.05)且接触组尿中TDGA含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 GGT)及肝脏B超结果异常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改进后,8种岗位接触VCM、1,2-DCE及NH_3的C_(TWA)及TDGA水平均显著低于改进前水平,且符合卫生限值要求,接触组在ALT、GGT及B超中肝脏内钙化灶及肝回声增粗、肝脏周围纤维化、肝脏多发囊肿等结果的异常率上略低于改进前水平,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01)。性别、工龄、周接触时间、VCM岗位接触水平、尿中TDGA含量于防护设施改进前、后均为接触组肝脏B超结果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P<0.001)。其中性别与工龄(F=4.028,P=0.044)、周接触时间与尿中TDGA含量(F=2.183,P=0.046)于防护设施改进前、后在肝脏B超异常率的贡献上存在显著交互作用(P<0.05)。结论 该厂对VCM装置区防护设施实施的改进有效降低了空气中以VCM为主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但即使在低浓度接触水平下VCM仍对劳动者的肝脏造成损伤,这与劳动者的周接触时间较长、接害工龄较长及日常高脂饮食有关。

    2023年01期 v.52 100-108+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5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实验研究

  • 肌醇激酶1在维生素E琥珀酸酯诱导人胃癌细胞发生自噬过程中的作用

    冯雪;李碧彤;赵海霞;段宵阳;王弈丹;侯丽颖;

    目的 研究维生素E琥珀酸酯(vitamin E succinate, VES)诱导人胃癌细胞自噬过程中肌醇激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IRE1)发挥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胃癌SGC-7901细胞,设置溶剂对照组(0.1%无水乙醇)、不同剂量(5、10、15、20μg/mL)VES组、4μ8C组(4μ8C为IRE1抑制剂)和VES+4μ8C组。Western blot检测对照组、不同剂量VES组内质网应激相关分子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 GRP78)、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 CHOP),自噬标志物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 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 LC3)、Beclin-1,未折叠蛋白反应分支通路肌醇激酶1(inositol-requiring enzyme 1, IRE1)、X-盒结合蛋白1 (X box-binding protein 1, XBP1)、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p-JNK的蛋白表达水平;用4μ8C抑制IRE1,Western blot检测IRE1、XBP1、JNK、p-JNK、GRP78和CHOP的表达变化,同时检测LC3和Beclin-1的变化情况。结果 20μg/mL VES组GRP78的表达(1.16±0.06)、CHOP的表达(1.36±0.11)均较溶剂对照组GRP78(0.36±0.10)、CHOP(0.48±0.05)明显提高(P<0.001);20μg/mL VES组Beclin-1的表达(1.09±0.20)、LC3-Ⅱ/LC3-Ⅰ的表达(1.29±0.03)较溶剂对照组Beclin-1(0.27±0.07)、LC3-Ⅱ/LC3-Ⅰ(0.43±0.06)明显增加(P<0.001);20μg/mL VES组IRE1(1.07±0.20)、XBP1(1.33±0.07)、p-JNK/JNK(1.19±0.31)的表达水平与溶剂对照组相比明显上升(P<0.01);抑制IRE1后:VES+4μ8C组的IRE1(0.63±0.27)、XBP1(0.74±0.09)、p-JNK/JNK(0.35±0.04)、GRP78(0.66±0.02)、CHOP(0.51±0.02)、LC3-Ⅱ/LC3-Ⅰ(0.72±0.01)、Beclin-1(0.70±0.15)的表达水平均较VES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VES可通过上调IRE1通路参与对人胃癌细胞自噬的调控。

    2023年01期 v.52 109-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0 ]
  • 高硒干扰肝细胞内糖与一碳单位代谢的体外研究

    张雪;王建荣;王琴;韩枫;向雪松;刘轶群;黄振武;

    目的 探究高硒环境对人正常肝细胞内硒蛋白以及糖代谢和一碳单位代谢相关酶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10个剂量浓度(0、0.001、0.005、0.01、0.05、0.1、0.5、1、5和10μmol/L)的硒代蛋氨酸(SeMet)对人正常肝细胞干预48 h后,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硒蛋白P1(SELENOP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PX1)、糖酵解旁路关键酶3-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 PHGDH)以及一碳代谢通路关键酶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1(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 1,SHMT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和蛋氨酸合成酶(methionine synthase, MS)的表达。结果 SeMet在0~10μmol/L范围内,硒蛋白(GPX1和SELENOP1)的表达先升高后降低,GPX1和SELENOP1的拐点分别在0.5和0.1μmol/L;丝氨酸从头合成通路关键酶(PHGDH)和叶酸循环代谢酶(SHMT1、MTHFR和MS)表达与硒蛋白类似,同样先升高后降低,但拐点有差异,分别为0.1μmol/L(PHGDH和SHMT1)和0.01μmol/L(MTHFR和MS)。结论 高硒环境下,细胞内因硒蛋白过表达而导致丝氨酸供应不足,被迫启用糖酵解旁路——丝氨酸从头合成通路合成内源性的丝氨酸,从而引起糖代谢异常。

    2023年01期 v.52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5 ]
  • 抑制高硒致肝细胞内糖代谢重塑的体外干预研究

    王建荣;张雪;王琴;韩枫;向雪松;刘轶群;黄振武;

    目的 观察外源性丝氨酸或甘氨酸对体外高硒培养的肝细胞内硒蛋白和内源性丝氨酸合成与代谢酶表达的影响及其剂量-反应关系。方法 以L02细胞为干预对象,实验分为抑制实验与剂量-反应实验。抑制实验中设置空白对照组、高硒(SeMet)对照组、丝氨酸对照组和高硒+丝氨酸干预组。其中,SeMet和丝氨酸的浓度均为0.05μmol/L,空白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剂量-反应实验中,SeMet的浓度为0.05μmol/L,丝氨酸或甘氨酸的干预浓度梯度均为0、0.05、0.1、0.5、1、5、10、50、100和500μmol/L。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裂解液中磷酸甘油酸脱氢酶(phosphoglycerate dehydrogenase, PHGDH)、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1(serine hydroxymethyltransferase 1,SHMT1)、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 MTHFR)以及硒蛋白P(selenoprotein P,SELENOP)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1(glutathione peroxidase 1,GPX1)的表达水平。结果 (1)抑制实验中,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他3组的L02细胞内硒蛋白(GPX1和SELENOP)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而与高硒对照组L02细胞内PHGDH高表达相比,高硒+丝氨酸干预组的PHGDH、SHMT1和MTHFR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2)剂量-反应实验中,L02细胞内PHGDH表达均随着丝氨酸和甘氨酸浓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而其他代谢酶(SHMT1和MTHFR)蛋白表达均未呈现类似趋势。结论 外源性补充丝氨酸,可以直接反馈抑制高硒培养的肝细胞中糖酵解旁路——丝氨酸从头合成通路之关键酶的过表达,减少内源性丝氨酸合成;外源性添加的甘氨酸则可以通过在肝细胞内直接转化为内源性丝氨酸,达到类似效果。

    2023年01期 v.52 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1 ]
  •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沈葹;孙静;殷继永;刘婷婷;陈曦;宫照龙;卓勤;霍军生;

    目的 探讨婴幼儿缺铁性贫血与非缺铁性贫血血清的差异代谢物,探索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基于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 1.8μm),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30例缺铁性贫血6~11月龄新生儿和30例非缺铁性贫血6~11月龄新生儿的血清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分析两组血清的代谢物差异,根据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变量重要度值(variable importance projection, VIP)>1筛选差异代谢物,使用KEGG数据库对差异物进行相关代谢通路分析。结果 缺铁性贫血组与非缺铁性贫血组血清代谢谱具有差异,44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主要为脂质,结合通路分析,差异代谢物相关的代谢途径包括甘油磷脂代谢与鞘脂代谢。结论 婴幼儿非缺铁性贫血与缺铁性贫血组在脂质代谢物存在差异,提示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和进展与脂质的代谢有关。

    2023年01期 v.52 123-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 ]
  • 柱前衍生-稳定同位素标记-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法测定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

    韩枫;王雨昕;李敬光;李孜孜;慕迪;何丽;张坚;

    目的 建立快速、准确检测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_3[25-hydroxyvitamin D_3,25(OH)D_3]、25-羟基维生素D_2[25-hydroxyvitamin D_2,25(OH)D_2]含量的柱前衍生-稳定同位素标记-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的方法,并用此方法诊断维生素D缺乏症,评估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方法 加入同位素内标的血清样品采用乙酸乙酯-正己烷溶液(2∶1,V/V)提取,离心后氮气吹干,以4-苯基-1,2,4-三唑啉-3,5-二酮(4-phenyl-1,2,4-triazoline-3,5-dione, PTAD)作为衍生化试剂与目标化合物进行衍生化反应。反应产物采用BEH C_(18)色谱柱(2.1 mm×50 mm, 1.7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梯度洗脱。质谱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和平行反应监测对目标物进行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 25(OH)D_3和25(OH)D_2的检出限为0.01 ng/mL,定量限为0.03 ng/mL。25(OH)D_2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5~40.0 ng/mL,25(OH)D_3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5~200.0 ng/mL,二者在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5。25(OH)D_3和25(OH)D_2的回收率分别为95.7%~101.3%和98.7%~108.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5%~4.9%和2.2%~3.4%(n=5)。测定参考物质NIST SRM 972a的Level 2血清中25(OH)D_3和25(OH)D_2的准确度分别为104.8%和94.9%。利用该方法检测北京市116名孕妇孕早期血清中25(OH)D_3和25(OH)D_2水平[M(P25,P75)]分别为25.7(20.8,32.6)ng/mL和0.8(0.4,1.1)ng/mL。结论 本方法灵敏度高、定性准确,适用于人群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评价和监测。

    2023年01期 v.52 129-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2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铅实验影响因素

    张淼;郑磊;孙琦;林潇;丁亮;

    目的 通过参加2018—2020年《德国外部质量评估计划》(G-EQUAS)全血中铅国际比对实验,探讨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铅实验结果的因素。方法 变换测定模式,比对样品稀释倍数、内标元素、同位素等实验条件,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G-EQUAS全血中铅,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仪器的质谱干扰、基体效应、物理效应、内标的选择、同位素的选择均是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铅结果准确性的因素。结论 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血铅测定实验时应规避实验中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

    2023年01期 v.52 136-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 ]
  • 活性氧在氯化镉诱导的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易玲娜;张玲;熊传真;张阳;陈磊;王一翔;柳赟昊;

    目的 探究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在氯化镉(cadmium chloride, CdCl_2)诱导的睾丸间质细胞毒性中的潜在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CdCl_2(0、5和10μmol/L)染毒小鼠睾丸间质TM3细胞24 h。CCK-8法检测CdCl_2对TM3细胞活性的影响;Hoechst33342染色法检测凋亡小体;DCFH-DA探针法检测TM3细胞ROS水平;1 mmol/L 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 NAC)预处理1 h后用10μmol/L CdCl_2染毒TM3细胞24 h, 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促凋亡蛋白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RT-qPCR检测细胞内抗凋亡基因Bcl-2以及促凋亡基因Caspase-9和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 CdCl_2染毒细胞24 h后,TM3细胞活力降低且凋亡小体数量增加。10μmol/L CdCl_2染毒组细胞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为0.86±0.10,较对照组(0.56±0.07)升高(P<0.05);5和10μmol/L CdCl_2染毒组细胞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5±0.03和1.05±0.13,较对照组(0.37±0.11)升高(P<0.05);5和10μmol/L CdCl_2染毒组细胞内ROS含量分别为60.47±1.39和80.63±1.34,亦较对照组(46.80±1.24)增加(P<0.05)。与镉染毒组相比,NAC抑制了Caspase-9(CdCl_2组:0.89±0.07;CdCl_2+NAC组:0.28±0.02)和cleaved Caspase-3(CdCl_2组:1.53±0.21;CdCl_2+NAC组:0.66±0.07)蛋白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dCl_2+NAC组ROS水平(62.64±0.93)也较CdCl_2染毒组(80.13±0.94)降低(P<0.05)。5和10μmol/L CdCl_2染毒组细胞Caspase-9 mRNA水平与对照组(0.97±0.10)相比分别升高为1.40±0.14和1.90±0.12(P<0.05),cleaved Caspase-3 mRNA水平与对照组(0.88±0.08)相比分别升高为1.42±0.11和1.59±0.12(P<0.05),但Bcl-2 mRNA水平与对照组(0.94±0.02)相比分别降低为0.60±0.02和0.50±0.09(P<0.05)。与镉染毒组相比(0.57±0.06),CdCl_2+NAC组镉诱导的Bcl-2 mRNA表达水平显著改善(0.92±0.03),Caspase-9(CdCl_2组:1.96±0.07;CdCl_2+NAC组:1.04±0.02)和Caspase-3(CdCl_2组:1.65±0.02;CdCl_2+NAC组:0.66±0.04)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小鼠睾丸间质细胞TM3中的Caspase级联反应可被CdCl_2诱导的过量ROS激活,抑制ROS可显著降低CdCl_2诱导的TM3细胞凋亡。

    2023年01期 v.52 142-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3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3 ]

调查报告

  • 2019—2021年内蒙古地区畜禽肉及内脏中5种重金属污染调查

    商慧敏;陆秀军;蒲云霞;

    目的 掌握内蒙古地区市售畜禽肉及内脏中镉、总汞、铅、总砷及铬的污染水平。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畜禽肉及内脏中5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 11种禽畜肉及内脏中镉、总汞、铅和总砷超标率最高的分别为牛肾8.0%(2/25)、牛肾及猪肾4.0%(1/25、2/50)、牛肾4.0%(1/25)、猪肝1.5%(1/67),铬无超标样品。重金属含量均值位居前三的多为畜肾(牛肾、猪肾、羊肾)及畜肝(猪肝、羊肝)。结论 2019—2021年内蒙古地区畜禽肉及内脏不同程度地受到铅、镉、总汞、总砷及铬的污染,牛肾样品受污染较严重。

    2023年01期 v.52 148-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8 ]
  • 2020年绵竹市中老年超重肥胖人群体成分与代谢性指标的相关性

    林嘉玲;蒲芳芳;李晶晶;肖蕾;冯晨;廖欣怡;石磊;胡雯;曾献春;

    目的 分析绵竹市中老年超重肥胖人群人体成分与代谢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于2020年6—9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式抽取4992例绵竹中老年居民,其中男性占32%,女性占68%;年龄(57.58±8.19)岁;城市占47.2%,农村占52.8%,进行问卷调查、人体成分检测及实验室检测,收集其基本信息、人体成分结果和代谢性指标结果,进行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结果 调查人群超重肥胖率为44.07%。超重肥胖组体成分表明,男性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 SMI)、骨骼肌质量(skeletal muscle mass, SMM)、瘦组织质量(soft lean mass, SLM)、腰围、臀围均高于女性,体脂百分比(percentage body fat, PBF)、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低于女性(P<0.05)。超重肥胖组代谢性指标显示,男性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血糖(glucose, GLU)和血尿酸(uric acid, UA)均高于女性,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于女性(P<0.05)。超重肥胖人群体成分与代谢性指标相关分析表明,男性SMI、SMM、SLM、BMI、PBF、VFA、腰围、臀围均与TG呈正相关,BMI、PBF、VFA、腰围、臀围与GLU、UA呈正相关;女性的BMI、PBF、VFA、腰围、臀围与ALT、GLU、UA呈正相关,SMI、SMM、SLM与LDL-C、TC呈负相关。结论 绵竹市中老年超重肥胖人群体成分结果与代谢性指标具有相关性。

    2023年01期 v.52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2 ]
  • 不同营养状况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副反应和治疗费用的影响

    任朝旭;李沙沙;胡宁;刘庆涛;陈滢洁;金梅;

    目的 比较不同营养状态下乳腺癌患者副反应的发生率,探讨营养不良对患者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 选取某三甲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5月肿瘤科及甲状腺乳腺外科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用患者总体主观评分法(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将患者的营养状态分为营养良好(A)109例、可疑或中度营养不良(B)58例、重度营养不良(C)31例三组,记录患者的血生化指标和就诊营养科的次数及费用,观察患者恶心呕吐、便秘、骨髓抑制、感染的发生率,进行不同营养状态下的住院费用及贫血分析。结果 营养良好、可疑或中度营养不良和重度营养不良三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9.2%、32.8%和61.3%,骨髓抑制治疗费用平均为256.60、251.46和719.31元,单位评分治疗成本为95.63、108.72和152.43元,上述结果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营养良好组、可疑或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的止吐平均费用分别为839.66、786.15和904.98元,三组的止吐费用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人均费用仍较高。乳腺肿瘤分期为II期中三组患者贫血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 乳腺癌术后患者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异常,重度营养不良组的骨髓抑制治疗费用及单位治疗费用成本相比其他两组更高。

    2023年01期 v.52 157-1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综述

  • 有机磷阻燃剂生物毒性及相关机制

    魏莱;肖芳;

    随着溴化阻燃剂的环境持久性和生物累积毒性均得到进一步证实,其在全球范围内逐步被限制使用。有机磷阻燃剂由于其优良的性能成为溴化阻燃剂的替代品而被广泛应用,同时其对公共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也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总结了有机磷阻燃剂在环境介质中的分布及其暴露所引发的神经毒性、免疫毒性、内分泌干扰毒性、细胞毒性等及相关机制。

    2023年01期 v.52 160-1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7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4 ]
  • 动物源性食品微量抗生素残留水凝胶传感器快速检测

    邵乾坤;刘延浩;王路;

    抗生素滥用会导致动物性食品中的抗生素残留以及抗药性细菌的产生,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传统的抗生素色谱和光谱技术前处理复杂、费时、仪器昂贵,难以实现快速检测。水凝胶传感器是一种用于现场快速检测食品抗生素的新兴技术,特有的仿生3D网络基质可提供抗生素识别位点并增强识别分子的稳定性,是近年来应用于抗生素检测的热点功能材料。目前水凝胶传感器多数依赖于荧光、比色和拉曼信号变化检测抗生素,具有便捷、信号稳定、成本低等优势。目前未见水凝胶传感器检测抗生素的综述报道,本文从食品安全检测角度对水凝胶传感器的抗生素检测机理及方式进行较为全面的评述,提出水凝胶传感器在抗生素检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3年01期 v.52 168-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4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