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段燕英;陈国元;季佳佳;鲁燕;虎凤仙;柴莲花;刘卫东;刘四海;邬堂春;
目的检测二硫化碳(CS2)对大鼠睾丸c-myc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取健康Wistar雄性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以不同浓度CS2(0、50、250、1250mg/m3)静式吸入染毒,共10周。另设1250mg/m3(CS2)加VitE(250mg/kg)组和单纯VitE(250mg/kg)组,作为实验干预组,VitE拌入饲料。染毒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出睾丸组织制备组织匀浆,分别测定各组超氧化的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蛋白定量后用WesternBlot法检测c-myc表达水平。结果睾丸中SOD活力下降,MDA含量上升,前者在各个浓度时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后者在最高浓度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c-myc的表达出现双向变化,即在低浓度时被抑制,中、高浓度时被诱导,且最高浓度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当用VitE干预后,SOD活性回升(P<0.05),MDA含量下降(P<0.01),c-myc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脂质过氧化可能参与了CS2对大鼠睾丸c-myc表达的调节。
2007年04期 401-4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 ] - 杨敏;王全凯;王雅文;李瑛;许建宁;
目的探讨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方法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经1~16μg/ml剂量的GMA染毒不同次数后,应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的改变,同时测定细胞分裂指数(MI)。结果经1次染毒处理后,随着染毒剂量的增加,G0/G1期细胞显著减少(P<0.01),S期和G2/M期细胞显著增加,凋亡细胞数增多,细胞分裂指数下降;随着染毒次数的增加,各剂量组细胞周期均明显阻滞于G0/G1期,但高剂量组细胞仍表现出S期和G2/M期增多现象;经3次染毒后,高剂量组细胞出现凋亡率下降、分裂指数升高现象。结论经GMA染毒处理后,16HBE细胞周期由G0/G1期向S期和G2/M期移动而呈现增殖性改变。
2007年04期 404-406+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 ] - 牛侨;张勤丽;牛丕业;石樱桃;张玲;王芳;王林平;李秋营;
目的研究铝对体外培养大鼠神经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0~3天大鼠单纯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及混合培养神经细胞,并用不同浓度AlCl3.6H2O处理,分为对照组、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为0、0.5、1.0和2.0mmol/L),做光镜观察、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检测。结果①在光镜下和荧光染色法观察,可以见到神经元有凋亡细胞的典型形态学改变,但在神经胶质细胞及混合培养细胞中没有观察到凋亡的典型形态学改变。②神经元的流式检测结果显示,铝可以诱导神经元凋亡,且其早期、晚期及总凋亡率与铝的作用剂量有关;而神经胶质细胞的流式检测结果在染毒剂量组中未发现凋亡率的显著升高,其凋亡率在各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混合培养神经细胞的流式检测结果在染毒剂量组中亦有凋亡率的显著升高,但其凋亡率升高的程度远低于神经元。结论低浓度铝可诱导神经元细胞凋亡。
2007年04期 407-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4 ] - 赵翠霞;金一和;张颖花;刘冰;王静;董光辉;
目的比较研究纳米级(nm-)与微米级二氧化硅粉尘(μm-SiO2)对小鼠胚胎的影响,并观察胚胎Connexin32(Cx32)和Cx40基因有无点突变改变。方法5个实验组(零剂量粉尘组、μm-SiO250mg/m3组、μm-SiO2200mg/m3组、nm-SiO250mg/m3组、nm-SiO2200mg/m3组)共25只雌性小鼠,妊娠0日(E0)至E17日连续呼吸道染尘,观察妊娠期间母鼠体重变化,E18日取出胚胎,观察胚胎发育情况,并采用常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像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胚胎的Cx32和Cx40基因进行点突变检测。结果E18日,各染尘组的母鼠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染尘组的胚胎数、活胎数、胚胎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nm-SiO2200mg/m3组活胎数显著低于nm-SiO250mg/m3组和μm-SiO2200mg/m3组,nm-SiO2200mg/m3组胚胎体重显著低于μm-SiO2200mg/m3组;nm-SiO2200mg/m3组死胎率和吸收胎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x32和Cx40基因经检测未发现有突变者。结论SiO2粉尘具有小鼠胚胎毒性,微米级粒子粒径改变为纳米级后,毒性作用增强,且纳米级SiO2粉尘对小鼠胚胎有致死作用。两种粒径的二氧化硅粉体均未发现有致Cx32和Cx40基因点突变。
2007年04期 414-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3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 ] - 赵金镯;曹强;钱孝琳;解玉泉;宋伟民;
目的观察大气PM2.5对机体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比较PM2.5对不同生理、病理状态下大鼠心血管系统毒性的差异。方法在上海市非工业区采集大气PM2.5,选取SH和WKY大鼠各24只,采用气管滴注染毒方法给大鼠肺灌注不同剂量PM2.5,观察PM2.5对不同机体心血管系统的急性毒作用,测量染毒后动物血清心肌酶学(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血压、心率、心电图。结果大鼠PM2.5染毒后,测定大鼠血清心肌酶发现,WKY和SH大鼠血清LDH和CK-MB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增加,且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同时SH大鼠各实验组心肌酶含量除CK-MB的低剂量组外均高于WKY大鼠的相应组含量,表明PM2.5对SHR的心血管毒性作用可能大于对WKY大鼠的作用。此外,两种大鼠肺灌注PM2.5后血压和心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改变,且染毒后大鼠心电图ST段与T波发生改变。结论结果提示暴露于PM2.5对机体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损伤作用,心肌出现缺血缺氧反应。
2007年04期 417-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8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3 ] - 杨松芹;张慧珍;巴月;程学敏;王广州;张敬清;崔留欣;
目的分析郑州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微囊藻细胞毒素特征。方法以西流湖和黄河花园口段某调蓄池作为调查现场,采用96孔板结和极限稀释法对采集藻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应用全细胞PCR方法检测所分离微囊藻细胞株藻青蛋白基因中间序列(PC-IGS)和微囊藻毒素多肽合成酶基因B(mcyB),并对提取毒素应用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进行检测。结果自西流湖分离的XLH细胞株和黄河花园口调蓄池分离的2株微囊藻细胞BM1、BM2,PC-IGS、mcyB基因扩增均为阳性;mcyB基因序列测定结果与Genbank中报道的mcy基因同源性达99%;HPLC检测3株藻细胞所含毒素异构体主要为MC-LR,占毒素总量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97.9%、98.6%和99.3%。结论自郑州市主要生活饮用水源分离的3株微囊藻细胞均为产毒株,产生毒素异构体主要为毒性较大的MC-LR。
2007年04期 421-4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班海群;程学敏;张慧珍;朱静媛;庄东刚;崔留欣;
目的建立微囊藻的分离纯化培养方法,并鉴定其生长和产毒特性。方法采用96孔板结合极限稀释法,对郑州市西流湖微囊藻进行分离纯化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分离微囊藻株的细胞学和生长特点;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分离微囊藻培养液的吸光度,并绘制分离藻株的生长曲线,计算其生长速率常数和倍增时间;用全细胞PCR和ELISA鉴定分离微囊藻株的产毒性,用ELISA测定其微囊藻毒素粗提物的浓度,并计算其产毒量。结果成功从郑州市西流湖分离出2株微囊藻Microcystis XLH6和Microcystis XLH10,其生长曲线均呈“S”型,生长速率常数均呈先迅速升高然后逐渐降低的趋势;一个生长周期内Microcystis XLH6和Microcystis XLH10的平均生长速率常数分别为0.294和0.345,平均倍增时间分别为82h和70h。全细胞PCR和ELISA结果均为阳性,2株微囊藻均为产毒株,冻干藻细胞Microcystis XLH6和Microcystis XLH10的微囊藻毒素产量分别为1.0μg/mg和2.4μg/mg。结论郑州市西流湖有产毒微囊藻污染,96孔细胞培养板可用于分离纯化微囊藻。
2007年04期 424-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6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郭晓尉;秦启亮;刘传蛟;翟丽屏;刘源;黄居梅;秦玉平;李素梅;陈祖培;
目的研究不同水碘地区停供碘盐对特需人群碘营养的影响,以探讨停供碘盐的饮水碘含量的切点值。方法选择水碘50~100(A)、100~150(B)、150~300(C)和>300μg/L(D)不同水平4个自然村,进行居民户饮用水、食用盐和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甲肿率)调查,动态检测停供碘盐前后学龄儿童和育龄妇女尿碘水平变化。结果A、B、C、D4组的水碘中位数为93.20、143.23、194.10和805.85μg/L,盐碘中位数为25.38、28.21、30.01和32.87mg/kg,甲肿率为15.9%、5.9%、12.7%和24.0%。干预前4组居民尿碘中位数(MUI)为384.60、374.85、439.90和1260.10μg/L;尿碘水平100~300μg/L的比例各占32.3%、28.3%、13.6%和1.0%,>300μg/L的各占67.7%、70.8%、86.4%和99.0%,尿碘水平均向高值偏移。干预1、2个月后4组居民尿碘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A、B2组居民尿碘水平在2个月后降到300μg/L之内其碘营养适宜,而C、D2组碘营养依旧明显过量。A、B、C3组尿碘水平向高值偏移程度在干预后都明显减小。尿碘与水碘之间均呈正相关(P<0.001)。无论儿童还是妇女其干预后的尿碘水平均低于干预前水平,A组尤其明显。水碘与尿碘和甲肿率之间均为正相关(P<0.001)。结论水碘90μg/L左右地区停供碘盐之后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可以安全地停止食用碘盐;水碘>100μg/L地区人群碘营养仍然明显过量,故不宜实行全民食盐加碘措施。
2007年04期 427-4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1 ] |[阅读次数:3 ] - 雷艳霞;刘作功;赵俊杰;朱延河;杨占田;翟连榜;王立新;
目的动态观察陕西省克山病病情与内外环境中微量元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按照全国克山病监测方案,以黄陵县克山病观察点的全体居民作为监测对象,动态观察监测点克山病病情,并采集病区、非病区儿童头发以及居民食用粮,分别用荧光法和原子吸收法分析其硒、锌、铜、铁、锰水平。结果(1)监测点15年共检出潜在型克山病447例次,检出率在3.6%~10.9%之间,平均检出率6.14%,呈缓慢上升趋势,新发生潜在型克山病25例,新发生率在0~55.6/万之间,平均34.34/万,呈平稳低发下降趋势。(2)病区自产粮食硒含量明显低于非病区;病区儿童发硒含量逐年上升,1995年后已达到并稳定在非病区儿童水平。病区儿童发铁水平显著高于非病区,其它元素与非病区儿童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病区内外环境所测元素含量均无明显年度变化。结论克山病病情的下降和稳定与病区居民内环境硒水平的提高有关,但即使病区居民内环境硒水平达到并稳定在非病区水平时,仍未能阻止新的潜在型克山病发生,说明硒是克山病发病的重要条件致病因素。
2007年04期 43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谢虹;王家春;范冠宇;吴志刚;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几丁聚糖对氯化镉诱导HepG2细胞产生活性氧(ROS)的清除作用。方法实验分设6组:正常对照组(仅含10%新生牛血清的培养液,无氯化镉和几丁聚糖)、20μmol/L氯化镉组、0.50mg/ml几丁聚糖组、20μmol/L氯化镉+几丁聚糖三个联合作用组(浓度分别为0.02、0.10和0.50mg/ml)。HepG2细胞处理时间为4h。以氯化镉诱导HepG2细胞产生ROS,运用DCFH-DA作为荧光探针,采用流式细胞检测技术检测几丁聚糖与氯化镉联合作用下HepG2细胞内ROS水平。结果20μmol/L氯化镉可使HepG2细胞内ROS水平显著增加(P<0.01);0.50mg/ml几丁聚糖处理HepG2细胞后,细胞内ROS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略有降低,但并无显著性差异;与氯化镉染毒组相比,几丁聚糖和氯化镉联合作用组细胞内ROS水平随几丁聚糖浓度的增加,其DCF密度值由275.593逐渐降低到174.597,并且在中、高剂量几丁聚糖(0.1mg/ml和0.5mg/ml)和氯化镉联合作用组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几丁聚糖对HepG2细胞内由氯化镉诱导而产生的ROS水平具有明确的调节作用。
2007年04期 438-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王杰;汪之顼;王茵;傅颖;来伟旗;汤光文;荫士安;
目的测定菠菜中β-胡萝卜素(β-C)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的效率。方法将菠菜培植在25%重水(2H2O)营养液,氘随机标记在类胡萝卜素分子上,其中全反式β-C同位素丰度分布的最高值出现在分子量547(2H10全反式β-C)。给予10名健康成年(43~56岁)男性5.8μmol(2.0mg)溶于油的13C10视黄醇醋酸酯,作为参考VA。7天后,每位受试者摄入100g蒸熟的菠菜(含有7.0μmol或3.8mgβ-C)。56天试验期内,从每位受试者采集血样40次,用HPLC,GC-ECNCI-MS和LC-APCI-MS分析视黄醇和β-C浓度及标记的视黄醇和β-C丰度。试验期间受试者维持低VA和类胡萝卜素膳食。结果标记视黄醇血清反应曲线显示,每1nmol菠菜β-C产生了(0.25±0.10)nmol视黄醇,以13C10视黄醇醋酸酯为参照,菠菜β-C转化为VA的效率是质量比(9.0±4.5)∶1。结论菠菜β-C可以在体内有效的转化为视黄醇,食用菠菜也提高了血清叶黄素的水平。
2007年04期 449-4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殷菲;冯子健;李晓松;马家奇;
目的探索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在传染病早期预警中的应用。方法模拟实时监测系统,采用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对成都市2005年麻疹病例数据进行逐日前瞻性分析。结果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能早期探测到传染病的爆发。结论利用前瞻性时空重排扫描统计量结合地理信息软件建立的早期预警系统,能有效地对传染病爆发做出早期预警。
2007年04期 455-4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9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3 ] - 张磊;高俊全;李筱薇;
目的评估中国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铅的膳食摄入水平。方法采用中国总膳食研究方法,利用中国第三次总膳食研究采集的代表性膳食样品及膳食调查数据,测定样品中的铅含量,并计算10个性别年龄组人群铅的摄入量、分布状况及膳食来源。结果中国各类食品中铅的平均含量为0.118mg/kg,中位数含量为0.052mg/kg,含量最高的食品为松花蛋,单个样品最高含量为8.964mg/kg,平均含量为2.577mg/kg。各省市的样品中,以湖北省的蔬菜样品污染最为严重,平均含量达到0.512mg/kg。中国10个性别年龄组的铅摄入量为54.9~112.7μg/d,各年龄组铅的摄入量占暂定每周可耐受摄入量(PTWI)的42.8%至86.1%。2~7岁年龄组儿童铅的摄入量已经达到了PTWI的86.1%,并且有约30%的个体铅摄入量在PTWI以上。各组人群膳食铅的来源基本一致,均以谷类和蔬菜为主,贡献率为72%~80%。结论中国各性别年龄组人群的膳食铅摄入量均低于PTWI,但仍有进一步降低的必要。而且,2~7岁儿童及个别省市人群的铅摄入量过高的问题不容忽视。
2007年04期 459-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6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3 ] - 何梅;边立华;王辛;于波;梁晓聪;杨月欣;
目的研究不同实验室对包装食品中蛋白质检测的实验误差。方法根据2000年全国包装食品消费的调查,选择了7类(谷物、豆类、肉类、奶制品类、饮料类、坚果、休闲食品)14种包装食品,在全国的7家实验室进行3次蛋白质的平行样检测,蛋白质检测方法为国家标准方法。结果所有蛋白质检测结果筛查合格率为89.7%。蛋白质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实验室内0.36%~2.79%,实验室间1.79%~10.10%,室内和室间总和为2.33%~10.47%,14种食品平均4.52%。蛋白质检测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由4.46%~19.60%,平均8.65%。结论我国实验室对蛋白质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方法的要求,实验室蛋白质分析变异和不确定度均小于检测值的20%。
2007年04期 468-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李凭建;沈伊群;
目的建立塞曼效应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非职业接触人群尿中镍的方法。方法酸化后的尿样用0.5%HNO3稀释,并以1%硝酸镁溶液作为基体改进剂,用标准加入法定量。结果方法的特征浓度为3.06×10-3μg/L,3倍空白测定标准偏差的检出限为1.0μg/L,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在0.8%~1.6%之间,回收率在95.2%~100.4%范围。结论方法简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适用于毒理研究中非职业接触人群尿中镍的测定。
2007年04期 431-4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王晓宁;辛晓燕;王晓峰;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信号转导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对体外培养的高转移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细胞株HO8910PM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蛋白表达和转录水平的影响。方法经细胞培养后,应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实验技术,将实验数据进行Dumengtt检验。结果LY294002处理组细胞ILK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LY294002作用浓度的增加,ILK表达水平逐渐下降。结论PI3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中ILK表达的调控,LY294002可以抑制ILK在蛋白和转录水平的表达。
2007年04期 436-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杨国光;黄建康;黄琼;陈壁锋;蔡玟;
目的研究不同破壁方法的灵芝孢子粉的增强免疫调节作用,对3种不同破壁方法的灵芝孢子粉进行增强免疫作用试验。方法分别给予昆明种小鼠3种不同破壁方法的灵芝孢子粉,连续30天,测定各项免疫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不同破壁方法的灵芝孢子粉均具有增强免疫作用,对几种免疫指标的综合分析评价,生物酶破壁的灵芝孢子粉具有较好的效果。
2007年04期 482-4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0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3 ] - 潘兴昌;赵洪静;门建华;沈湘;杨晓莉;杨月欣;
目的研究马铃薯在不同烹调方法下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保留因子。方法将马铃薯去皮、洗涤、切割,以炒、烧、焯、炸、蒸等方法进行烹调,分别记录烹调前后的重量,采用相应的国标方法测定烹调前后马铃薯中几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的含量,并计算相应的保留因子。结果维生素C在烧马铃薯时保留率较高,在炒、焯、炸、蒸时损失较多;硫胺素、核黄素、维生素B6、烟酸在炒、烧、蒸时保留率较高,在焯和炸时有较大的损失;矿物质元素钾、钙、磷等在焯时损失较多,而在其它烹调方式下损失较少。结论马铃薯经烹调后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失;同一种营养素在不同的烹调方法下保留因子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2007年04期 485-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6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 ] - 贾晓飞;曲建强;孟娟;邵兵;
目的研究尿液中9种β2-受体激动剂残留测定方法。方法样品在醋酸钠缓冲条件下(pH5.2)进行酶解,以高氯酸溶液沉淀蛋白,超声提取,调整提取溶液pH4.0,用HLB、MCX固相萃取柱浓缩和净化,通过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18色谱柱分离,以甲醇和含0.1%甲酸的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连四极杆质谱,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进行测定。结果检出限0.002~0.025ng/ml,最低定量限为0.007~0.08ng/ml。添加水平为0.1、0.5和2ng/ml时,9种β2-受体激动剂的加标回收率为77.4%~101.7%,相对标准偏差为3.4%~18%。结论该法测定尿液中9种β2-受体激动剂残留物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
2007年04期 489-4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 ] - 吕晓云;朱玉真;赵健雄;白德成;蒲晓丽;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扶正解毒汤(FJD)含药血清对镍(NiSO4)致细胞DNA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系(16HBE)经NiSO4处理后,加入不同剂量FJD含药血清,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及单细胞凝胶电泳(SCGE)观察细胞内自由基变化及DNA损伤。结果NiSO4(1600μmol/L)染毒组彗星样细胞出现率(计数一定量细胞中彗星样细胞所占的比例)、尾长、Olive尾矩、尾DNA%、尾长/头长比及自由基含量均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1);经FJD作用后,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FJD含药血清对镍致细胞DNA损伤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机制与抑制镍诱导的氧化应激及清除自由基等有关。
2007年04期 492-4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应波;刘丽萍;刘建荣;吉荣娣;高素娟;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粮食、蔬菜中8种元素的方法。方法样品在硝酸介质中经微波消解,消解液用ICP-MS同时测定粮食、蔬菜中Al、As、Cd、Cu、Pb、Zn、Fe和Ca等8种元素的含量。结果用ICP-MS法测定了国家标准参考物质贻贝(GBW08571)和小麦粉(GBW08503B),其测定值在标准参考值范围内,方法的准确度在79.4%~111.5%,相对标准偏差为1.1%~6.6%。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3.5%~110%。分析中采用了内标校正和稀释样品的方法,有效地校正了基体干扰。结论微波消解ICP-MS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适于食品中多元素同时测定。
2007年04期 495-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3 ] - 安辉;杨录军;周燕虹;刘晋袆;刘胜学;杨桓;曹佳;
目的在硝酸羟胺(HAN)亚慢性染毒大鼠的基础上,初步探讨大鼠染毒后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60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HAN6.97、13.93和27.86mg/kg组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HAN组与对照组大鼠均以隔日腹腔注射的方式染毒,连续染毒13周后处死3/4(每组30只)动物,剩余1/4(每组10只)动物停止染毒再饲养4周后处死,分别检测染毒期与恢复期相关血液指标,网织红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各系增生情况。结果染毒期,HAN染毒组大鼠白细胞数显著升高,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显著降低(P<0.05);染毒组大鼠网织红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染毒剂量显著正相关;骨髓细胞中红细胞系增生明显,以中幼红和晚幼红细胞增多为主,粒/红比例明显下降,各染毒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恢复期,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及骨髓细胞各系增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AN长期染毒对大鼠骨髓造血系统有一定的损伤,主要表现为对红细胞系的毒作用。
2007年04期 505-5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蒲朝文;封雷;张仁平;何军;赵廷容;代敏;虞平;王萍;2007年04期 471-4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徐东群;尚兵;曹兆进;
目的调查中国部分城市住宅室内空气中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苯、甲苯、二甲苯、甲醛、氨和氡的污染状况。方法在每个城市中随机选择装修完成时间一年之内的住宅作为监测对象,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氨、苯系物、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氡的浓度,在入户监测的同时,进行住宅室内状况调查。调查时间为2002年5月至2004年11月。采样点高度保持在呼吸带,采样时间为30分钟。甲醛、氨、苯系物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别采用AHMT分光光度法、纳氏试剂比色法和TenaxTA吸附/二次热解吸/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氡的测量采用α径迹探测器法。结果甲醛、氨、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16±0.16)、(0.12±0.15)、(2.18±12.94)mg/m3;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的平均浓度分别为(124.04±272.60)、(258.90±672.98)、(189.68±561.16)μg/m3;氡浓度算数平均值和几何平均值分别为(43.8±37.7)和37.4Bqm-3。结论住宅室内装修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为甲醛、苯系物、TVOC。26个主要城市室内氡浓度的监测结果可基本反应出我国室内氡的水平、超标比率、变化趋势。
2007年04期 473-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10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2 ] |[阅读次数:3 ] - 李园;翟凤英;王惠君;王志宏;于文涛;Barry M Popkin;
目的探讨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BMI)和腰围(WC)的增加与高血压发病危险的关系。方法利用“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资料,以4552例18~60岁参加2000年调查、当时无高血压等慢性病并且2004年调查被随访到者为研究对象,考察基线BMI和WC对高血压的预测作用,以及BMI和WC4年间的变化与高血压发病之间的关系。结果男性和女性随访4年高血压发病率分别为20.01%和13.52%。随着基线肥胖程度的增加,高血压的发病危险增加。与BMI和WC均不肥胖者相比,BMI超重/肥胖并且WC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最高(男性,RR=2.840,95%CI:2.139~3.771;女性,RR=2.734,95%CI:2.050~3.647)。调整了其它协变量后,4年中BMI每增加一个单位,男性和女性患高血压的危险分别增加0.141和0.109倍;WC每增加1cm,男性和女性患高血压的危险分别增加0.038和0.035倍。结论体质指数和腰围的增加均能增加高血压发病的危险,体质指数和腰围联合使用可增强对高血压发病的预测作用。
2007年04期 478-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3 ] - 文孝忠;陈维清;梁彩花;秋泉;卢次勇;韩轲;凌文华;
目的了解青少年对小鼠尼古丁实验的应用评价。方法在干预结束3个月后对16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3个指标用于测量学生对该实验的应用评价,即学生的反应、信心和支持程度。结果87.4%的学生对该实验感兴趣,84.0%的认为实验对自己产生了影响。学生对小鼠尼古丁实验的兴趣程度和感觉到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多媒体,而文字材料最低,三者间的平均秩的差异有显著性(P<0.001)。85.5%的受访学生相信“尼古丁能对人体产生类似的反应”,83.7%的认为该实验能起到“教育中学生不吸烟”的作用。76.4%的非常赞成或赞成在中学生面前演示此类动物实验,只有9.4%持反对意见。843人(51.9%)非常愿意或愿意亲自做该实验。初一年级学生对实验的反应和信心均明显低于初二年级(P<0.05)。6个评价指标在处于不同吸烟阶段的三组学生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即未吸烟组>不规律吸烟组>规律吸烟组。结论小鼠尼古丁实验受到了大多数初中生的欢迎与支持,有较好的可信度,值得在学校控烟中推广应用。
2007年04期 502-5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梁小红;王庆雄;陈漫霞;林咏梅;夏颖新;
目的了解广州市学习障碍儿童钙、碘、硒、锌、铁、铅的营养状况。方法研究对象为广州市某小学,用学习困难儿童筛查量表结合平时成绩选出的实验组及对照组各58名学生,用瑞文智力测验测定智商。用砷—铈接触法测定尿碘,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静脉血清T4,用免疫放射分析法(IRMA)测定静脉血清TSH。用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全血钙、硒、锌、铁、铅。结果学习障碍组尿碘中位数为216.6μg/L,<100μg/L者占22.8%;对照组尿碘中位数为247.9μg/L,<100μg/L者占3.7%。两组尿碘中位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7,P>0.05),但两组尿碘值<100μg/L与≥100μg/L的人数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5,P<0.01)。两组血清T4、TSH均在正常范围内。学习障碍组血清TSH(中位数2.2mU/L)>3.1mU/L者占18.8%,对照组TSH>3.1mU/L者占12.9%,两组TSH>3.1mU/L与<3.1mU/L人数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5,P>0.05);全血铁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P<0.05),其它元素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钙、锌、铁均在正常范围,铅大多数在正常范围,两组全血硒偏高;两组智商的差异以及智商等级构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26,P<0.01;χ2=41.19,P<0.01)。结论广州市学习障碍儿童多数碘营养状况良好,部分人缺碘,血钙、锌、铁正常,硒偏高,铅93.8%者正常,铁较对照组高,智商较对照组低。
2007年04期 508-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白庆瑞;徐飚;孙铁英;张涛;何礼贤;
目的调查上海市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月罹患率,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在上海市区老年人群中的流行现状。方法针对性抽取上海市区新华街道和半淞园街道为研究现场,以两街道内所有户籍人群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共16000人)作为研究对象,调查2004年2月至3月期间的1个月内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新近发病情况,以计算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月罹患率。结果上海市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确诊病例月罹患率为0.21%(95%CI0.14%~0.29%),疑似病例月罹患率为0.10%(95%CI0.06%~0.16%),总的月罹患率为0.31%(95%CI0.23%~0.41%)。男性月罹患率为0.32%(95%CI0.21%~0.48%),女性月罹患率为0.29%(95%CI0.19%~0.43%)。随着年龄的增加,社区获得性肺炎月罹患率逐渐增加,经趋势χ2检验有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上海市区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总的月罹患率为0.31%,略低于美国报道的水平。月罹患率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
2007年04期 510-5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李德云;陈琦;梁小冬;吴少芳;陈国荣;吴兆伦;周伴群;
目的了解珠海市人群自杀死亡流行特征及自杀模式,为自杀干预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应用2003~2005年珠海市户籍居民病伤死亡原因监测资料,描述珠海市人群自杀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3~2005年间珠海市户籍人群平均自杀死亡率为6.43/10万,标准化率为6.61/10万,是继交通事故之后的第二位伤害死亡原因;其中男性和女性、农村和城市标准化率分别为8.69/10万和4.68/10万、9.03/10万和5.05/10万,男性高于女性(U=3.47,P<0.01),农村高于城市(U=3.45,P<0.01);3年平均自杀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60岁以上增加明显,且多为老年男性;自杀方式以自缢和服毒居多,占所有自杀死亡的80%。结论珠海市户籍人群平均自杀死亡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自杀模式既具有中国人群的自杀模式特征,农村高于城市,且主要为自缢和服毒;又具有国外自杀模式特征,男性明显高于女性,且多发生在老年男性人群。
2007年04期 513-5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4 ] - 周文霞;李显文;何贤晨;尹奕清;
目的探索运用团体心理咨询的方法、改善或缓解大学生抑郁情绪的有效性,促进其心理健康成长。方法从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学生中共抽取40人作为团体成员,进行为期一个半月的团体心理咨询,以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抑郁量表(SDS)为评估工具,在实验前、后对团体成员进行测查。结果团体咨询后:(1)团体成员SDS总分下降,与咨询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2)E(外倾)分(50.83±8.91)高于咨询前(47.32±7.50),P(精神质)分(44.15±5.26)低于咨询前(46.33±7.24),差异有显著性(P<0.05)。(3)SDS、田纳西自我概念两种量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TSCS的9个正向因子与SDS的总分均呈负相关,TSCS的负向因子(“自我批评”因子)与SDS总分呈正相关,且自我概念与抑郁在总体上属于较高相关(P<0.01)。结论通过团体心理咨询的方式纠正大学生自我概念上的认知偏差,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在短期内能有效改善或缓解大学生的抑郁情绪。
2007年04期 515-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3 ] - 周金水;黄学敏;朱文明;秦根林;姚顺荣;吴婷婷;
目的探讨全民加碘10年后浙江省8~10岁儿童的甲状腺容积的正常值及其校正方法,建立浙江省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的正常值标准。方法以2005年全国第5次碘缺乏病监测中的浙江省1110名8~10岁儿童B超测得的甲状腺容积数据为基础,应用SPSS10.0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检验。结果儿童甲状腺容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增,性别对甲状腺容积没有影响。浙江省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的正常值标准按年龄分组分别为:4.7、5.3和6.0ml。体质指数校正法(BMIV)、体重身高甲状腺容积指数法(WHVI)、体表面积甲状腺容积指数法(BSAV)和身高甲状腺容积指数法(HVI)四种甲状腺容积校正方法中,HVI校正法比其它校正方法更方便实用。结论浙江省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各年龄段的正常值标准较为合理,可为今后浙江省碘缺乏病监测及我国修订儿童甲状腺容积正常值标准提供依据。HVI是目前校正甲状腺容积的最适合方法。
2007年04期 517-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