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论著

  • 金雀异黄素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吴晶;徐加英;韩淑芬;秦立强;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处理HCT-116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金雀异黄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0~100μmol/L的金雀异黄素处理细胞24 h后引起G2/M期阻滞,凋亡峰Sub-G1所占细胞比例从(1.63±0.44)%增至(8.33±1.51)%(P<0.01),早期凋亡细胞从(1.93±0.32)%增至(7.25±0.86)%(P<0.01)。透射电镜下细胞出现凋亡特征性改变。100μmol/L金雀异黄素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在2 h时增至处理前的1.81倍,(15.53±1.55)%vs(8.57±0.35)%,P<0.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在1 h时迅速下降了87.8%,(0.82±0.02)%vs(6.70±0.21)%,P<0.01。结论金雀异黄素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细胞增殖,引起G2/M期细胞阻滞并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升高细胞内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2014年01期 v.4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 ]
  • 金雀异黄素诱导结肠癌HCT-116细胞凋亡及其机制研究

    吴晶;徐加英;韩淑芬;秦立强;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素对结肠癌细胞HCT-116的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金雀异黄素处理HCT-116细胞,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观察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金雀异黄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抑制细胞增殖。0~100μmol/L的金雀异黄素处理细胞24 h后引起G2/M期阻滞,凋亡峰Sub-G1所占细胞比例从(1.63±0.44)%增至(8.33±1.51)%(P<0.01),早期凋亡细胞从(1.93±0.32)%增至(7.25±0.86)%(P<0.01)。透射电镜下细胞出现凋亡特征性改变。100μmol/L金雀异黄素处理后细胞内ROS水平在2 h时增至处理前的1.81倍,(15.53±1.55)%vs(8.57±0.35)%,P<0.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在1 h时迅速下降了87.8%,(0.82±0.02)%vs(6.70±0.21)%,P<0.01。结论金雀异黄素抑制结肠癌细胞株HCT-116的细胞增殖,引起G2/M期细胞阻滞并促进细胞凋亡,可能与升高细胞内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

    2014年01期 v.43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 ]
  • T-2毒素对低硒大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张瑞娟;徐丹丹;王治伦;刘大晶;胡森科;于燕;张田香;王学良;

    目的探讨T-2毒素对大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与低硒因素的协同作用。方法选用新生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和低硒组。低硒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基础组随机分为基础组、低T-2组、高T-2组,低硒模型组随机分为低硒组、低硒+低T-2组、低硒+高T-2组,每天以0.1 mg/kg BW为低T-2剂量和0.2 mg/kg BW为高T-2剂量灌胃染毒1个月。染毒月末将大鼠断头处死,取全脑。作病理切片,观察大鼠神经细胞变化;测定脑组织中GSH-Px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低硒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SH-Px活性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各组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 T-2毒素能够抑制GSH-Px活性,引起MDA明显增多,并与低硒因素有协同作用。

    2014年01期 v.4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T-2毒素对低硒大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张瑞娟;徐丹丹;王治伦;刘大晶;胡森科;于燕;张田香;王学良;

    目的探讨T-2毒素对大鼠脑组织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与低硒因素的协同作用。方法选用新生断乳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组和低硒组。低硒动物模型建立成功后,将基础组随机分为基础组、低T-2组、高T-2组,低硒模型组随机分为低硒组、低硒+低T-2组、低硒+高T-2组,每天以0.1 mg/kg BW为低T-2剂量和0.2 mg/kg BW为高T-2剂量灌胃染毒1个月。染毒月末将大鼠断头处死,取全脑。作病理切片,观察大鼠神经细胞变化;测定脑组织中GSH-Px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低硒各组大鼠脑组织中GSH-Px活性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各组大鼠脑组织中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 T-2毒素能够抑制GSH-Px活性,引起MDA明显增多,并与低硒因素有协同作用。

    2014年01期 v.4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8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 ]
  • 纳米硒对射频场暴露引起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

    秦粉菊;袁红霞;聂继华;曹毅;童建;

    目的研究纳米硒对1800 MHz射频场(radiofrequency fields,RF)暴露小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米硒低、中和高剂量组(Se浓度为2、4和8μg/ml),每只0.5 ml/d,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50 d。每组又各自分为RF假暴露组(Sham)及不同RF暴露时间组(30和120min)。在添加纳米硒的第21天,RF两组每天分别暴露于1800 MHz RF(208μW/cm2,SAR:0.2858 W/kg)30和120 min,连续30 d,Sham组处于同样RF暴露装置但不给予射频信号。利用Y-型迷宫试验测定认知能力,同时测定小鼠大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乙酰胆碱(Ach)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RF损伤了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了CAT和GSH-Px活性及Ach水平,增加了GABA、Glu和MDA水平。纳米硒明显提高了RF暴露小鼠的认知能力,降低了GABA、Glu和MDA水平,增加了CAT和GSH-Px活性及Ach水平。结论纳米硒能改善RF所引起的小鼠认知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增加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损伤并改变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2014年01期 v.43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纳米硒对射频场暴露引起小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干预作用

    秦粉菊;袁红霞;聂继华;曹毅;童建;

    目的研究纳米硒对1800 MHz射频场(radiofrequency fields,RF)暴露小鼠认知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纳米硒低、中和高剂量组(Se浓度为2、4和8μg/ml),每只0.5 ml/d,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连续50 d。每组又各自分为RF假暴露组(Sham)及不同RF暴露时间组(30和120min)。在添加纳米硒的第21天,RF两组每天分别暴露于1800 MHz RF(208μW/cm2,SAR:0.2858 W/kg)30和120 min,连续30 d,Sham组处于同样RF暴露装置但不给予射频信号。利用Y-型迷宫试验测定认知能力,同时测定小鼠大脑组织中的丙二醛(MDA)、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乙酰胆碱(Ach)水平及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 RF损伤了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降低了CAT和GSH-Px活性及Ach水平,增加了GABA、Glu和MDA水平。纳米硒明显提高了RF暴露小鼠的认知能力,降低了GABA、Glu和MDA水平,增加了CAT和GSH-Px活性及Ach水平。结论纳米硒能改善RF所引起的小鼠认知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通过增加抗氧化能力降低自由基损伤并改变神经递质水平有关。

    2014年01期 v.43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4 ]
  • ERCC2/XPD基因缺失对短波紫外线所致CHO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关阳阳;肖莎;李丹丹;薛萍;张国培;刘秋芳;靳翠红;杨敬华;巫生文;逯晓波;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2/Xeroderma pigmentosum D,ERCC2/XPD)在短波紫外线(UVC)所致细胞DNA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野生型AA8及ERCC2蛋白表达缺失型UV5构建细胞对照模型。MTT法比较两种细胞经UVC处理后细胞抑制率的差别;彗星试验与Rad51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经不同照射强度的UVC处理后修复1、3、6和24 h,不同细胞对UVC所致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差异。结果与野生型AA8相比,UV5对UVC所致DNA损伤更加敏感,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彗星试验和Rad51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UV5细胞DNA损伤程度较AA8严重,并且修复UVC所致DNA损伤的能力降低(P<0.05)。结论 ERCC2/XPD基因缺失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下降,说明ERCC2/XPD修复酶在UVC所致DNA损伤的切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01期 v.43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ERCC2/XPD基因缺失对短波紫外线所致CHO细胞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关阳阳;肖莎;李丹丹;薛萍;张国培;刘秋芳;靳翠红;杨敬华;巫生文;逯晓波;

    目的探讨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2(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ation group 2/Xeroderma pigmentosum D,ERCC2/XPD)在短波紫外线(UVC)所致细胞DNA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系(CHO)野生型AA8及ERCC2蛋白表达缺失型UV5构建细胞对照模型。MTT法比较两种细胞经UVC处理后细胞抑制率的差别;彗星试验与Rad51免疫荧光试验检测经不同照射强度的UVC处理后修复1、3、6和24 h,不同细胞对UVC所致DNA损伤修复能力的差异。结果与野生型AA8相比,UV5对UVC所致DNA损伤更加敏感,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彗星试验和Rad51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UV5细胞DNA损伤程度较AA8严重,并且修复UVC所致DNA损伤的能力降低(P<0.05)。结论 ERCC2/XPD基因缺失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下降,说明ERCC2/XPD修复酶在UVC所致DNA损伤的切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年01期 v.43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采用分式多项式模型估算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安全阈值

    潘申龄;安伟;李红岩;杨敏;

    目的研究全国饮水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确定饮水氟的安全阈值。方法对2001-2002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数据进行Meta回归分析。首先利用分式多项式(FP)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确定最佳FP结构;然后采用限制极大似然法(REML)估计研究间方差,建立最佳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最佳FP结构为一阶对数变换。在最佳随机效应模型基础上,计算饮水氟的基准剂量(BMD)及其95%下限值(BMDL)分别为0.98和0.78 mg/L。饮水氟只可解释35.8%患病率的变异,其他因素中,病区类型是显著性因素,而气温条件和海拔高度是非显著性因素。结论基于分式多项式的Meta回归方法简单实用,拟合效果好。基于此,确定中国饮水氟的安全阈值为0.8 mg/L。

    2014年01期 v.43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 ]
  • 采用分式多项式模型估算饮用水中氟化物的安全阈值

    潘申龄;安伟;李红岩;杨敏;

    目的研究全国饮水氟含量与氟斑牙患病率之间的剂量-效应关系,确定饮水氟的安全阈值。方法对2001-2002年全国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数据进行Meta回归分析。首先利用分式多项式(FP)建立固定效应模型,确定最佳FP结构;然后采用限制极大似然法(REML)估计研究间方差,建立最佳随机效应模型。结果最佳FP结构为一阶对数变换。在最佳随机效应模型基础上,计算饮水氟的基准剂量(BMD)及其95%下限值(BMDL)分别为0.98和0.78 mg/L。饮水氟只可解释35.8%患病率的变异,其他因素中,病区类型是显著性因素,而气温条件和海拔高度是非显著性因素。结论基于分式多项式的Meta回归方法简单实用,拟合效果好。基于此,确定中国饮水氟的安全阈值为0.8 mg/L。

    2014年01期 v.43 27-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1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4 ]
  • 沙门菌MALDI-TOF-MS标准菌库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胡骁;林肖惠;佟巍;张丽;张国辉;赵化冰;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构建标准沙门菌株数据库。方法利用MALDI-TOF-MS对21株标准沙门菌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建立标准菌株数据库。相关菌株质谱数据通过菌株在相同培养环境不同培养时间下所得质谱数据进行优化。通过血清型鉴定方法筛选出200株野生沙门菌,并利用自建数据库和现有数据库对200株野生沙门菌进行MALDI-TOF-MS检测,对自建数据库进行评价。结果 Bruker原有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及合并数据库对200株野生沙门菌鉴定,阳性率分别为87.5%、97.0%、97.5%。21株标准沙门菌株数据库按亲缘关系远近可分为3大类。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菌种之间质谱数据有一定的差异,个别菌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质谱数据变化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标准菌库对野生沙门菌的鉴定准确性高,适用于实际检测。研究结果丰富了已有的数据库,同时也为其他细菌菌库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14年01期 v.43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4 ]
  • 沙门菌MALDI-TOF-MS标准菌库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胡骁;林肖惠;佟巍;张丽;张国辉;赵化冰;

    目的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构建标准沙门菌株数据库。方法利用MALDI-TOF-MS对21株标准沙门菌进行质谱数据采集,建立标准菌株数据库。相关菌株质谱数据通过菌株在相同培养环境不同培养时间下所得质谱数据进行优化。通过血清型鉴定方法筛选出200株野生沙门菌,并利用自建数据库和现有数据库对200株野生沙门菌进行MALDI-TOF-MS检测,对自建数据库进行评价。结果 Bruker原有数据库、自建数据库及合并数据库对200株野生沙门菌鉴定,阳性率分别为87.5%、97.0%、97.5%。21株标准沙门菌株数据库按亲缘关系远近可分为3大类。主成分分析发现不同菌种之间质谱数据有一定的差异,个别菌种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培养,质谱数据变化不明显。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标准菌库对野生沙门菌的鉴定准确性高,适用于实际检测。研究结果丰富了已有的数据库,同时也为其他细菌菌库的建立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014年01期 v.43 40-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4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 ]
  • 1~2年级医学生既往首发自杀意念后自杀未遂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

    杨林胜;张志华;孙良;吴红燕;孙业桓;

    目的了解大一、大二医学生既往首发自杀意念后不同时间(年)向自杀未遂发展风险,探索促使这一发展过程的危险因素。方法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1~2年级共10 297名学生接受自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制问卷包括既往自杀行为史、儿童期不良经历史、家庭自杀史以及一般人口学资料;专用量表包括抑郁、贝克焦虑、Barratt冲动、攻击以及社会支持量表。有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发展速度和风险采用寿命表法进行描述,促使这一发展过程的危险因素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0 297名大学生中,16.52%学生称有过自杀意念,1.47%有自杀未遂。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发展的累积发生率为8.88%。有自杀意念后的第一年自杀未遂的条件风险最高(7.02%),76.16%(n=115)的自杀未遂者发生在有自杀意念后的第一年。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母离婚(OR=2.32,95%CI 1.28~4.21)、躯体虐待(OR=1.69,95%CI 1.20~2.37)和一级亲属自杀行为(OR=2.02,95%CI 1.25~3.25)等家庭不良事件,青少年行为冲动性(中/低:OR=1.88,95%CI 1.15~3.06;高/低:OR=2.09,95%CI1.30~3.36)以及较高的焦虑评分(高/低:OR=1.60,95%CI 1.10~2.33)是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有自杀意念是近期自杀未遂的高危信号。家庭不良事件、青少年行为冲动性以及严重焦虑状态是有自杀意念者自杀未遂主要危险因素。

    2014年01期 v.43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4 ]
  • 1~2年级医学生既往首发自杀意念后自杀未遂风险及危险因素分析

    杨林胜;张志华;孙良;吴红燕;孙业桓;

    目的了解大一、大二医学生既往首发自杀意念后不同时间(年)向自杀未遂发展风险,探索促使这一发展过程的危险因素。方法安徽省3所医学院校(安徽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和蚌埠医学院)1~2年级共10 297名学生接受自填式问卷调查。其中自制问卷包括既往自杀行为史、儿童期不良经历史、家庭自杀史以及一般人口学资料;专用量表包括抑郁、贝克焦虑、Barratt冲动、攻击以及社会支持量表。有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发展速度和风险采用寿命表法进行描述,促使这一发展过程的危险因素则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10 297名大学生中,16.52%学生称有过自杀意念,1.47%有自杀未遂。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发展的累积发生率为8.88%。有自杀意念后的第一年自杀未遂的条件风险最高(7.02%),76.16%(n=115)的自杀未遂者发生在有自杀意念后的第一年。Cox回归模型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父母离婚(OR=2.32,95%CI 1.28~4.21)、躯体虐待(OR=1.69,95%CI 1.20~2.37)和一级亲属自杀行为(OR=2.02,95%CI 1.25~3.25)等家庭不良事件,青少年行为冲动性(中/低:OR=1.88,95%CI 1.15~3.06;高/低:OR=2.09,95%CI1.30~3.36)以及较高的焦虑评分(高/低:OR=1.60,95%CI 1.10~2.33)是自杀意念向自杀未遂进一步发展的危险因素。结论青少年有自杀意念是近期自杀未遂的高危信号。家庭不良事件、青少年行为冲动性以及严重焦虑状态是有自杀意念者自杀未遂主要危险因素。

    2014年01期 v.43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 ]
  • 男男性行为人群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江鹏;王宏;廖紫珺;韩明明;刘靓;熊伟翔;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抽取重庆市共803名MSM,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MSM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MSM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14.03±2.14)、(13.38±2.44)、(13.45±2.88)、(12.52±2.48)和(13.29±2.05)。除环境领域外,MSM其他各领域的生存质量得分均低于国内普通人群(P<0.05)。MSM的社会支持各因素与生存质量各领域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月收入/生活费及社会支持总分与研究人群生存质量各领域均有关系,安全套使用频率、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有无固定性伴侣、圈内朋友个数、是否是独生子女、籍贯、职业、是否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等因素则对个别领域有影响。结论根据不同人口学特征,对MSM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MSM的生存质量。

    2014年01期 v.43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男男性行为人群生存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江鹏;王宏;廖紫珺;韩明明;刘靓;熊伟翔;

    目的了解重庆市男男性行为者(MSM)的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和网络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抽取重庆市共803名MSM,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MSM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MSM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14.03±2.14)、(13.38±2.44)、(13.45±2.88)、(12.52±2.48)和(13.29±2.05)。除环境领域外,MSM其他各领域的生存质量得分均低于国内普通人群(P<0.05)。MSM的社会支持各因素与生存质量各领域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月收入/生活费及社会支持总分与研究人群生存质量各领域均有关系,安全套使用频率、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有无固定性伴侣、圈内朋友个数、是否是独生子女、籍贯、职业、是否了解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服务等因素则对个别领域有影响。结论根据不同人口学特征,对MSM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同时加强心理干预有利于提高MSM的生存质量。

    2014年01期 v.43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 雌马酚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机制研究

    王萌;任国峰;

    目的研究雌马酚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0.1、0.5、1、5和10μmol/L)雌马酚对MCF-7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雌马酚对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测定bag-1、bcl-2、VEGF、ERK1/2、p-ERK1/2、p38以及p-p38蛋白表达。结果随着雌马酚浓度升高,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率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雌马酚可以下调bag-1、bcl-2、VEGF、p-ERK1/2以及p-p38蛋白表达,并具有一定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雌马酚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以及下调bag-1、bcl-2、VEGF蛋白、抑制ERK1/2和p38蛋白磷酸化的方式实现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

    2014年01期 v.43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雌马酚抑制人乳腺癌MCF-7细胞增殖及机制研究

    王萌;任国峰;

    目的研究雌马酚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利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0.1、0.5、1、5和10μmol/L)雌马酚对MCF-7细胞增殖率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雌马酚对细胞凋亡率和细胞周期的影响,Western blot测定bag-1、bcl-2、VEGF、ERK1/2、p-ERK1/2、p38以及p-p38蛋白表达。结果随着雌马酚浓度升高,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增殖率下降(P<0.05),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周期被阻滞于G0/G1期,雌马酚可以下调bag-1、bcl-2、VEGF、p-ERK1/2以及p-p38蛋白表达,并具有一定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雌马酚可以通过促进细胞凋亡并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以及下调bag-1、bcl-2、VEGF蛋白、抑制ERK1/2和p38蛋白磷酸化的方式实现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抑制。

    2014年01期 v.43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马晓萍;李婧;欧文静;张盟思;赵景波;

    目的探讨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对照者的研究信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集的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037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在黑龙江省电力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自愿者120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联,OR=1.368,95%CI 1.158~1.616。调整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血压、血糖、血脂、脑卒中家族史和饮酒因素后,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仍存在关联,OR=2.158,95%CI 1.293~3.600。随着吸烟量的增加,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也在增加,与不吸烟者相比,1~9支/天、10~19支/天和20~支/天的OR值分别为1.097、1.168和2.950。结论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014年01期 v.43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3 ]
  • 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马晓萍;李婧;欧文静;张盟思;赵景波;

    目的探讨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调查问卷收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对照者的研究信息。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收集的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1037例作为病例组,同期在黑龙江省电力医院体检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自愿者1205例作为对照组。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结果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有关联,OR=1.368,95%CI 1.158~1.616。调整年龄、体质指数、腰臀比、血压、血糖、血脂、脑卒中家族史和饮酒因素后,吸烟与缺血性脑卒中仍存在关联,OR=2.158,95%CI 1.293~3.600。随着吸烟量的增加,患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性也在增加,与不吸烟者相比,1~9支/天、10~19支/天和20~支/天的OR值分别为1.097、1.168和2.950。结论吸烟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2014年01期 v.43 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下载次数:7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3 ]
  • 饮食相关认知行为间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分析

    熊敏;庹安写;甘春芳;

    目的通过引入中介效应概念在儿童青少年中探讨与饮食相关的自我效能感在饮食相关认知和行为之间的作用。方法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选取贵州省一个市区和2个县级地区的中小学校共9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对1398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对研究对象与饮食相关的认知、自我效能感、有利健康的相关行为和不利健康的相关行为,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相关性分析;利用回归分析和建构模型进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青少年儿童饮食相关的认知、自我效能感、有利行为平均得分均不高。认知和自我效能感之间、认知和有利行为之间、自我效能感和有利行为之间、有利行为与不利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292、0.248、0.228和-0.102(P<0.01)。独立中介效应检验中,自我效能感在与饮食相关的认知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52%。带入结构方程模型中检验,自我效能感的间接效应(即中介效应)更为明显(β=0.39,P<0.01)。结论在儿童青少年实际饮食行为中,提高自我效能感能增加认知改变行为的程度。

    2014年01期 v.43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 ]
  • 饮食相关认知行为间自我效能感中介效应分析

    熊敏;庹安写;甘春芳;

    目的通过引入中介效应概念在儿童青少年中探讨与饮食相关的自我效能感在饮食相关认知和行为之间的作用。方法利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法,选取贵州省一个市区和2个县级地区的中小学校共9所,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设计调查问卷,对1398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对研究对象与饮食相关的认知、自我效能感、有利健康的相关行为和不利健康的相关行为,进行一般情况调查、相关性分析;利用回归分析和建构模型进行自我效能感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青少年儿童饮食相关的认知、自我效能感、有利行为平均得分均不高。认知和自我效能感之间、认知和有利行为之间、自我效能感和有利行为之间、有利行为与不利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292、0.248、0.228和-0.102(P<0.01)。独立中介效应检验中,自我效能感在与饮食相关的认知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之间的部分中介效应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52%。带入结构方程模型中检验,自我效能感的间接效应(即中介效应)更为明显(β=0.39,P<0.01)。结论在儿童青少年实际饮食行为中,提高自我效能感能增加认知改变行为的程度。

    2014年01期 v.43 87-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下载次数:3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调查报告

  • 正常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

    龚丽青;李莉;赵效国;张永红;江艳;顾亚静;周晶;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中正常血尿酸(SU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2011年4—6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附属医院与克拉玛依市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按该人群男性和女性的SUA水平,以四分位数将男女各分为4组,测定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SUA)等指标。结果随着SUA水平升高,不同性别NAFLD的患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BMI、WHR、SBP、DBP、AST、TG、TC与LDL都随之上升,HDL随着SUA水平的上升而下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女不同尿酸水平分组下,NAFLD患病危险比分别为:男性B、C、D组分别为1.034(95%CI 0.783~1.366)、1.607(95%CI 1.223~2.11)、2.257(95%CI 1.719~2.964);女性分别为1.447(95%CI0.946~2.212)、1.562(95%CI 1.023~2.386)、3.49(95%CI 2.35~5.183)。结论即使尿酸水平在正常值范围内,尿酸水平不断上升仍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2014年01期 v.4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正常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

    龚丽青;李莉;赵效国;张永红;江艳;顾亚静;周晶;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中正常血尿酸(SU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调查2011年4—6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一附属医院与克拉玛依市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按该人群男性和女性的SUA水平,以四分位数将男女各分为4组,测定体质指数(BMI)、腰臀比(W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天冬氨酸转氨酶(AST)、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血尿酸(SUA)等指标。结果随着SUA水平升高,不同性别NAFLD的患病率均呈显著上升趋势。BMI、WHR、SBP、DBP、AST、TG、TC与LDL都随之上升,HDL随着SUA水平的上升而下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女不同尿酸水平分组下,NAFLD患病危险比分别为:男性B、C、D组分别为1.034(95%CI 0.783~1.366)、1.607(95%CI 1.223~2.11)、2.257(95%CI 1.719~2.964);女性分别为1.447(95%CI0.946~2.212)、1.562(95%CI 1.023~2.386)、3.49(95%CI 2.35~5.183)。结论即使尿酸水平在正常值范围内,尿酸水平不断上升仍然是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2014年01期 v.43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宁波市社区老年居民营养健康知识和行为调查

    何月英;柯海萍;邬晓婧;沈静;俞阳;

    目的了解宁波市老年居民的营养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即KA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在社区针对性地开展营养科普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方式,选取东裕社区500名60岁及以上的老人进行入户访谈式调查。结果调查对象K、A、P得分的合格率分别为38.2%、85.8%、23.8%。主要缺乏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营养相关疾病等知识方面的了解;饮食习惯、食物选择、三餐能量安排等饮食行为存在不合理。营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职业、常住户口;营养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职业、年龄、营养知识水平;营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营养知识水平、态度、年龄、文化程度。老年居民营养信息获取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社区宣传窗、报刊杂志。结论宁波市某社区老年居民的营养健康知识水平普通较低,饮食行为存在诸多不合理,但营养态度较好。应加强对社区老年居民的营养健康知识的宣教和健康饮食行为的指导。

    2014年01期 v.43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宁波市社区老年居民营养健康知识和行为调查

    何月英;柯海萍;邬晓婧;沈静;俞阳;

    目的了解宁波市老年居民的营养健康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即KAP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在社区针对性地开展营养科普宣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方式,选取东裕社区500名60岁及以上的老人进行入户访谈式调查。结果调查对象K、A、P得分的合格率分别为38.2%、85.8%、23.8%。主要缺乏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营养素的主要食物来源、营养相关疾病等知识方面的了解;饮食习惯、食物选择、三餐能量安排等饮食行为存在不合理。营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职业、常住户口;营养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职业、年龄、营养知识水平;营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营养知识水平、态度、年龄、文化程度。老年居民营养信息获取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社区宣传窗、报刊杂志。结论宁波市某社区老年居民的营养健康知识水平普通较低,饮食行为存在诸多不合理,但营养态度较好。应加强对社区老年居民的营养健康知识的宣教和健康饮食行为的指导。

    2014年01期 v.43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1岁以内婴儿体格发育调查

    程文龙;李印东;李永进;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1岁以内婴儿体格发育状况,为制定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顺义区城区、乡村婴儿341名,进行体格发育、喂养状况、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北京市顺义区平均婴儿出生体重为3403 g,出生身长均为49.90 cm;4月龄内完全母乳喂养率为51.35%,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9.12%,6月龄内首次添加辅食构成比为99%;婴儿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0%、0.29%、2.93%;腹泻、呼吸道感染、贫血患病率分别为6.74%、4.69%、18.39%。结论北京市顺义区1岁内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较好。

    2014年01期 v.43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2011年北京市顺义区1岁以内婴儿体格发育调查

    程文龙;李印东;李永进;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1岁以内婴儿体格发育状况,为制定促进婴儿生长发育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抽样顺义区城区、乡村婴儿341名,进行体格发育、喂养状况、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北京市顺义区平均婴儿出生体重为3403 g,出生身长均为49.90 cm;4月龄内完全母乳喂养率为51.35%,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为49.12%,6月龄内首次添加辅食构成比为99%;婴儿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0%、0.29%、2.93%;腹泻、呼吸道感染、贫血患病率分别为6.74%、4.69%、18.39%。结论北京市顺义区1岁内婴幼儿生长发育状况较好。

    2014年01期 v.43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深圳市816名中小学生不同时间段的饮水行为分析

    刘佳心;胡小琪;王晓君;张倩;潘慧;何双;杜松明;马冠生;

    目的分析深圳市中小学生一天不同时间段的饮水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三所学校共抽取816名中小学生。采用连续7天24小时的饮水记录法,了解学生每天的饮水情况,由调查对象记录每次的饮品名称,并用定量用具估计每次的饮水量,分析学生一天不同时间段的饮水量、饮水种类及次数。结果深圳市中小学生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量分别为(493±266)、(412±218)、(321±211)ml/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82,P<0.0001)。男生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的饮水量均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316;χ2=8.78,P=0.0031;χ2=10.15,P=0.0014)。小学生每天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量分别为(442±24)、(368±201)、(287±19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03,P<0.0001);初中生上午、下午的饮水量分别为(527±283)、(496±219)ml,高于晚上(366±20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15,P<0.0001);高中生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量分别为(555±270)、(418±226)、(345±2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71,P<0.0001)。调查对象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次数分别是2.3次、1.6次、1.4次,平均每天的饮水次数是5.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8.59,P<0.0001)。结论深圳市中小学生一天内不同时段的饮水量不同,且存在不健康的饮水行为。

    2014年01期 v.43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深圳市816名中小学生不同时间段的饮水行为分析

    刘佳心;胡小琪;王晓君;张倩;潘慧;何双;杜松明;马冠生;

    目的分析深圳市中小学生一天不同时间段的饮水行为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深圳市三所学校共抽取816名中小学生。采用连续7天24小时的饮水记录法,了解学生每天的饮水情况,由调查对象记录每次的饮品名称,并用定量用具估计每次的饮水量,分析学生一天不同时间段的饮水量、饮水种类及次数。结果深圳市中小学生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量分别为(493±266)、(412±218)、(321±211)ml/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10.82,P<0.0001)。男生上午、下午和晚上三个时间段的饮水量均高于女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2,P=0.0316;χ2=8.78,P=0.0031;χ2=10.15,P=0.0014)。小学生每天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量分别为(442±24)、(368±201)、(287±194)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3.03,P<0.0001);初中生上午、下午的饮水量分别为(527±283)、(496±219)ml,高于晚上(366±209)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15,P<0.0001);高中生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量分别为(555±270)、(418±226)、(345±231)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2.71,P<0.0001)。调查对象上午、下午、晚上的饮水次数分别是2.3次、1.6次、1.4次,平均每天的饮水次数是5.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48.59,P<0.0001)。结论深圳市中小学生一天内不同时段的饮水量不同,且存在不健康的饮水行为。

    2014年01期 v.43 138-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PM2.5浓度调查

    陈陵;范义兵;杨树;吴金星;李紫芬;陈海婴;

    目的了解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细颗粒物浓度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昌市学校、卫生机构、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场所和餐厅共5类63家公共场所进行PM2.5浓度监测,同时现场调查禁烟政策、室内人数及吸烟人数等相关情况。结果公共场所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93.28±65.42)μg/m3,学校、卫生机构、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场所及餐厅室内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3.46±26.64)、(72.55±39.05)、(103.13±42.01)、(104.36±69.81)、(164.64±138.68)μg/m3。室内PM2.5浓度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吸烟者密度、室外PM2.5浓度、禁烟政策及禁烟标志。结论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与吸烟相关。

    2014年01期 v.43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 ]
  • 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PM2.5浓度调查

    陈陵;范义兵;杨树;吴金星;李紫芬;陈海婴;

    目的了解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空气细颗粒物浓度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南昌市学校、卫生机构、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场所和餐厅共5类63家公共场所进行PM2.5浓度监测,同时现场调查禁烟政策、室内人数及吸烟人数等相关情况。结果公共场所室内PM2.5平均浓度为(93.28±65.42)μg/m3,学校、卫生机构、办公场所、公共交通场所及餐厅室内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63.46±26.64)、(72.55±39.05)、(103.13±42.01)、(104.36±69.81)、(164.64±138.68)μg/m3。室内PM2.5浓度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吸烟者密度、室外PM2.5浓度、禁烟政策及禁烟标志。结论南昌市公共场所室内PM2.5污染与吸烟相关。

    2014年01期 v.43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3 ]
  • 3D人工皮肤模型用于化学品皮肤刺激性实验的评估

    马丹;赵晓娟;付溥博;张西萌;魏海燕;刘莉;曾静;

    目的采用"EpiSkin"3D人工皮肤模型,对20种化学品的刺激性进行评价。方法 20种化学品(固体10 mg、液体10μl)局部接触检测模型表面15 min,用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以相对细胞活力值为判定刺激性的依据,在20种化学品中,检测模型特异性为70%,灵敏度为90%。结论 "EpiSkin"3D人工皮肤模型能正确分类所测试的化学品,可以尝试用于化学品皮肤刺激性测试。

    2014年01期 v.43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3D人工皮肤模型用于化学品皮肤刺激性实验的评估

    马丹;赵晓娟;付溥博;张西萌;魏海燕;刘莉;曾静;

    目的采用"EpiSkin"3D人工皮肤模型,对20种化学品的刺激性进行评价。方法 20种化学品(固体10 mg、液体10μl)局部接触检测模型表面15 min,用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以相对细胞活力值为判定刺激性的依据,在20种化学品中,检测模型特异性为70%,灵敏度为90%。结论 "EpiSkin"3D人工皮肤模型能正确分类所测试的化学品,可以尝试用于化学品皮肤刺激性测试。

    2014年01期 v.43 149-1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6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4 ]

调查研究

  • 甘肃省武威市成人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状态分析

    窦瑜贵;王燕玲;王廷材;梁丽萍;任旭东;李洪波;朱小南;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城市成人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状态,为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4月-2010年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调查甘肃省武威市18~45岁成人104人。采集样本人群空腹血样及任意一次尿样,检测FT3、FT4、TT3、TT4、TSH、TGAb、TMAb及尿碘。结果男、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9.3和212.6μg/L,女性尿碘明显高于男性(P<0.05)。TT3、TT4、FT3、FT4、TSH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TT3、TT4、FT3、FT4、TSH异常率分别为1.9%、1.0%、3.8%、1.9%和16.3%。TGAb和TMAb阳性率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甲状腺功能紊乱中以亚甲减最多(14.4%),其中女性高于男性(P<0.05)。以尿碘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碘缺乏、碘适宜、碘过适宜和碘过量4组,TSH、FT3、FT4、TGAb、TMAb异常率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但TGAb、TMAb阳性率有随着尿碘水平升高而上升趋势。除碘缺乏组无甲状腺功能紊乱者,其余3组均有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威市成人碘营养状况基本处于适宜,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甲状腺功能紊乱以亚甲减为主;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TGAb、TMAb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高于男性。

    2014年01期 v.4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甘肃省武威市成人碘营养及甲状腺功能状态分析

    窦瑜贵;王燕玲;王廷材;梁丽萍;任旭东;李洪波;朱小南;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城市成人碘营养水平及甲状腺功能状态,为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4月-2010年1月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随机调查甘肃省武威市18~45岁成人104人。采集样本人群空腹血样及任意一次尿样,检测FT3、FT4、TT3、TT4、TSH、TGAb、TMAb及尿碘。结果男、女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39.3和212.6μg/L,女性尿碘明显高于男性(P<0.05)。TT3、TT4、FT3、FT4、TSH均值均在正常值范围内,TT3、TT4、FT3、FT4、TSH异常率分别为1.9%、1.0%、3.8%、1.9%和16.3%。TGAb和TMAb阳性率女性均高于男性(P<0.05)。甲状腺功能紊乱中以亚甲减最多(14.4%),其中女性高于男性(P<0.05)。以尿碘水平将调查对象分为碘缺乏、碘适宜、碘过适宜和碘过量4组,TSH、FT3、FT4、TGAb、TMAb异常率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但TGAb、TMAb阳性率有随着尿碘水平升高而上升趋势。除碘缺乏组无甲状腺功能紊乱者,其余3组均有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威市成人碘营养状况基本处于适宜,但女性明显高于男性;甲状腺功能紊乱以亚甲减为主;随着碘摄入量的增加,TGAb、TMAb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女性患甲状腺疾病的风险高于男性。

    2014年01期 v.43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上海市儿童少年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汪正园;施爱珍;陈毅琼;程薇;宋峻;朱珍妮;邹淑蓉;马冠生;

    目的调查上海市儿童少年每天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2个区县8~17岁儿童少年1454名,对连续7天的每日每次饮水量进行估计,并记录每次饮水量和种类,饮水总量为白水、饮料的饮用之和。结果调查对象饮水总量的中位数为1014 ml/d,白水和饮料的中位数分别为580、339 ml/d。饮水总量、白水及饮料摄入量均呈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郊区、随年龄增加而增多的趋势,肥胖者饮水总量高于非肥胖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儿童少年饮水总量偏少。在制定适宜饮水量时应考虑性别、年龄、BMI及区域的综合效应。

    2014年01期 v.4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上海市儿童少年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汪正园;施爱珍;陈毅琼;程薇;宋峻;朱珍妮;邹淑蓉;马冠生;

    目的调查上海市儿童少年每天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2个区县8~17岁儿童少年1454名,对连续7天的每日每次饮水量进行估计,并记录每次饮水量和种类,饮水总量为白水、饮料的饮用之和。结果调查对象饮水总量的中位数为1014 ml/d,白水和饮料的中位数分别为580、339 ml/d。饮水总量、白水及饮料摄入量均呈男性高于女性、城区高于郊区、随年龄增加而增多的趋势,肥胖者饮水总量高于非肥胖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儿童少年饮水总量偏少。在制定适宜饮水量时应考虑性别、年龄、BMI及区域的综合效应。

    2014年01期 v.4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2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中国九省成人含糖饮料消费及添加糖摄入量的趋势分析

    李冬华;于冬梅;赵丽云;

    目的了解中国九省2004-2009年成人含糖饮料中添加糖的消费现状。方法利用美国农业部添加糖数据库中含糖饮料的添加糖数据和"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软饮料和含糖果汁饮料的消费"数据估算中国含糖饮料消费添加糖的摄入量。结果含糖饮料消费基本呈上升趋势。我国成人居民来自含糖饮料的添加糖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为13.4 g。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地区。来自软饮料的添加糖摄入量高于含糖果汁。结论中国添加糖摄入量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较低,也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值,但总体消费率呈上升趋势继续上升。

    2014年01期 v.4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8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3 ]
  • 中国九省成人含糖饮料消费及添加糖摄入量的趋势分析

    李冬华;于冬梅;赵丽云;

    目的了解中国九省2004-2009年成人含糖饮料中添加糖的消费现状。方法利用美国农业部添加糖数据库中含糖饮料的添加糖数据和"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软饮料和含糖果汁饮料的消费"数据估算中国含糖饮料消费添加糖的摄入量。结果含糖饮料消费基本呈上升趋势。我国成人居民来自含糖饮料的添加糖摄入量平均每人每日为13.4 g。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城市居民高于农村地区。来自软饮料的添加糖摄入量高于含糖果汁。结论中国添加糖摄入量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还较低,也未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心脏协会的建议值,但总体消费率呈上升趋势继续上升。

    2014年01期 v.43 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8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3 ]
  • 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敖秀;刘民;甘亚弟;王宏宇;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兴区807名18~7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健康技能等部分。结果调查对象健康素养的平均知晓率为71.1%,其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6.9%、77.5%和72.9%。健康素养的具备率为14.6%,其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的平均具备率分别为13.6%、51.1%和52.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均收入人群,具备健康素养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该人群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年龄。健康素养具备率呈现随文化程度和年龄升高而增高的趋势,OR值分别为1.914和1.023。结论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率比较低,亟需在该人群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2014年01期 v.43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 ]
  • 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现况调查

    敖秀;刘民;甘亚弟;王宏宇;

    目的了解北京市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现状。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大兴区807名18~7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健康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以及健康技能等部分。结果调查对象健康素养的平均知晓率为71.1%,其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和健康技能的平均知晓率分别为66.9%、77.5%和72.9%。健康素养的具备率为14.6%,其中健康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健康技能素养的平均具备率分别为13.6%、51.1%和52.5%。不同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均收入人群,具备健康素养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该人群健康素养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和年龄。健康素养具备率呈现随文化程度和年龄升高而增高的趋势,OR值分别为1.914和1.023。结论大兴区居民健康素养的具备率比较低,亟需在该人群中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普及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2014年01期 v.43 7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K]
    [下载次数: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 ]
  •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张福兰;张天成;张天炜;

    目的了解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少数民族小学生营养状况改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682名土家族、420名苗族小学生进行体格测试和问卷调查,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土家族和苗族小学生中度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比例分别为4.54%、11.43%。logistic回归显示,人均月收入(OR=1.368,95%CI 1.135~1.648)、父亲文化程度(OR=1.332,95%CI 1.108~1.602)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家族史(OR=7.688,95%CI 5.134~11.513)、人均月收入(OR=1.516,95%CI 1.204~1.910)、父亲文化程度(OR=1.466,95%CI 1.164~1.846)是营养过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肥胖家族史、人均月收入、父亲文化程度是学生发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学生及其看护人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2014年01期 v.43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张福兰;张天成;张天炜;

    目的了解湘西州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少数民族小学生营养状况改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682名土家族、420名苗族小学生进行体格测试和问卷调查,采用身高标准体重法评价学生营养状况,对可能影响营养状况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土家族和苗族小学生中度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比例分别为4.54%、11.43%。logistic回归显示,人均月收入(OR=1.368,95%CI 1.135~1.648)、父亲文化程度(OR=1.332,95%CI 1.108~1.602)是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家族史(OR=7.688,95%CI 5.134~11.513)、人均月收入(OR=1.516,95%CI 1.204~1.910)、父亲文化程度(OR=1.466,95%CI 1.164~1.846)是营养过剩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土家族、苗族小学生营养不良与营养过剩并存,肥胖家族史、人均月收入、父亲文化程度是学生发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影响因素,应加强对学生及其看护人营养健康知识的普及和教育。

    2014年01期 v.43 78-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1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实验报告

  • 叶酸和α-萘黄酮对TCDD致胎鼠腭裂的拮抗作用研究

    何晓梦;刘翠苹;袁心刚;魏光辉;傅跃先;

    目的进一步探讨叶酸和α-萘黄酮预防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并对比两者的效果。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于受孕第10天(GD10)以四氯二苯二英(TCDD)28μg/kg灌胃;对照组以玉米油0.1 ml灌胃;叶酸组分别以叶酸15、10、5 mg/kg+TCDD 28μg/kg灌胃;α-萘黄酮分别以α-萘黄酮5 mg/kg、50μg/kg+TCDD 28μg/kg灌胃。受孕第17.5天(GD17.5)处死孕鼠,称量孕鼠及胚胎体重,记录活胎鼠数、腭裂数、吸收胎及死胎鼠数;并剪取胎鼠头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结果TCDD 28μg/kg所致胎鼠腭裂发生率为92.86%,对照组未见胎鼠腭裂形成。TCCD+叶酸15、10、5 mg/kg三组致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84.00%、73.08%、86.00%。α-萘黄酮5 mg/kg、50μg/kg+TCDD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65.52%、74.00%。各实验组孕鼠体重增加量、活胎鼠体重及每窝平均胎数、每窝活胎数、死胎和吸收胎数与对照组及TCDD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剂量的叶酸与α-萘黄酮均有一定的拮抗TCDD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以叶酸10 mg/kg、α-萘黄酮5 mg/kg的剂量的拮抗作用较强;两者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且对孕鼠及胎鼠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2014年01期 v.43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叶酸和α-萘黄酮对TCDD致胎鼠腭裂的拮抗作用研究

    何晓梦;刘翠苹;袁心刚;魏光辉;傅跃先;

    目的进一步探讨叶酸和α-萘黄酮预防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并对比两者的效果。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8只,于受孕第10天(GD10)以四氯二苯二英(TCDD)28μg/kg灌胃;对照组以玉米油0.1 ml灌胃;叶酸组分别以叶酸15、10、5 mg/kg+TCDD 28μg/kg灌胃;α-萘黄酮分别以α-萘黄酮5 mg/kg、50μg/kg+TCDD 28μg/kg灌胃。受孕第17.5天(GD17.5)处死孕鼠,称量孕鼠及胚胎体重,记录活胎鼠数、腭裂数、吸收胎及死胎鼠数;并剪取胎鼠头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结果TCDD 28μg/kg所致胎鼠腭裂发生率为92.86%,对照组未见胎鼠腭裂形成。TCCD+叶酸15、10、5 mg/kg三组致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84.00%、73.08%、86.00%。α-萘黄酮5 mg/kg、50μg/kg+TCDD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65.52%、74.00%。各实验组孕鼠体重增加量、活胎鼠体重及每窝平均胎数、每窝活胎数、死胎和吸收胎数与对照组及TCDD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剂量的叶酸与α-萘黄酮均有一定的拮抗TCDD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以叶酸10 mg/kg、α-萘黄酮5 mg/kg的剂量的拮抗作用较强;两者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且对孕鼠及胎鼠的生长发育无明显影响。

    2014年01期 v.43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林蛙油对运动训练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张平;杨敬研;张津宁;刘敏;

    目的研究林蛙油对运动训练小鼠糖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安静组、运动组、林蛙油低、中和高剂量组。安静和运动组灌胃生理盐水,林蛙油各剂量组灌不同剂量(0.1,0.5和1 g/kg BW)的林蛙油匀浆液。通过建立小鼠递增游泳训练模型,连续28 d,于末次灌胃1 h后,每组进行无负重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小鼠血糖、血乳酸、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结果即刻组:与运动组比较,林蛙油各剂量组血糖有所增高,但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林蛙油中、高剂量组血乳酸差异有显著性(P<0.05);林蛙油中、高剂量组肝糖原差异有显著性(P<0.01);林蛙油各剂量组肌糖原差异均无显著性。恢复组:与运动组比较,林蛙油中、高剂量组血糖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乳酸与林蛙油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肝糖原与林蛙油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肌糖原林蛙油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服用林蛙油对运动训练小鼠有利于糖原的储存,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

    2014年01期 v.43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 ]
  • 林蛙油对运动训练小鼠糖代谢的影响

    张平;杨敬研;张津宁;刘敏;

    目的研究林蛙油对运动训练小鼠糖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00只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5组:安静组、运动组、林蛙油低、中和高剂量组。安静和运动组灌胃生理盐水,林蛙油各剂量组灌不同剂量(0.1,0.5和1 g/kg BW)的林蛙油匀浆液。通过建立小鼠递增游泳训练模型,连续28 d,于末次灌胃1 h后,每组进行无负重力竭游泳实验。测定小鼠血糖、血乳酸、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结果即刻组:与运动组比较,林蛙油各剂量组血糖有所增高,但各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林蛙油中、高剂量组血乳酸差异有显著性(P<0.05);林蛙油中、高剂量组肝糖原差异有显著性(P<0.01);林蛙油各剂量组肌糖原差异均无显著性。恢复组:与运动组比较,林蛙油中、高剂量组血糖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乳酸与林蛙油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肝糖原与林蛙油各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肌糖原林蛙油中剂量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服用林蛙油对运动训练小鼠有利于糖原的储存,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

    2014年01期 v.43 124-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 ]
  •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暴露对青春期大鼠卵巢StAR、P450scc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淑敏;万力;常薇;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大鼠卵巢组织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青春期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DEHP(低、中、高)3个实验组,每组各8只。按10、100和1000 mg/(kg·d)DEHP分别对各实验组大鼠灌胃,并用溶剂(玉米油)作为对照为对照组灌胃。连续灌胃10天,取大鼠卵巢组织提取总mRNA,逆转录PCR(RT-PCR)测定StAR和P450sc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大鼠体重保持上升;高剂量组大鼠卵巢重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大鼠卵巢组织StAR、P450scc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DEHP体内暴露可能降低StAR、P450scc基因的转录水平。

    2014年01期 v.43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 ]
  • 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暴露对青春期大鼠卵巢StAR、P450scc基因表达的影响

    刘淑敏;万力;常薇;

    目的研究邻苯二甲酸二乙基己基酯(DEHP)对大鼠卵巢组织类固醇激素合成急性调节蛋白(StAR)、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青春期雌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DEHP(低、中、高)3个实验组,每组各8只。按10、100和1000 mg/(kg·d)DEHP分别对各实验组大鼠灌胃,并用溶剂(玉米油)作为对照为对照组灌胃。连续灌胃10天,取大鼠卵巢组织提取总mRNA,逆转录PCR(RT-PCR)测定StAR和P450scc基因表达水平。结果大鼠体重保持上升;高剂量组大鼠卵巢重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中剂量、高剂量组大鼠卵巢组织StAR、P450scc mRNA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 DEHP体内暴露可能降低StAR、P450scc基因的转录水平。

    2014年01期 v.43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3 ]

实验研究

  • 初断乳大鼠摄入高钙饲料对成年期高脂饲料后解偶联蛋白2基因表达的影响

    徐姝迪;张克远;郑树涛;王忠;于立博;丁红;

    目的通过对初断乳大鼠的高钙干预及成年后的高脂干预,测定大鼠骨骼肌中解偶联蛋白2(UCP2)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生命早期高钙摄入对成年期肥胖形成的影响。方法初断乳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和高钙饲料低(2%)、中(2.5%)、高剂量(3%)组。高钙干预4周后检测血脂。随后所有大鼠进行为期3周的基础饲料喂养。于第7周末取血检测血脂。将正常饲料组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肥胖诱导组,肥胖诱导组及3个高钙组均喂以高脂饲料,肥胖诱导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血检测血脂并冻存骨骼肌RT-PCR法半定量检测UCP 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高脂干预后3个高钙组的体重增长量均低于肥胖诱导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的体重增长量与正常对照组没有差别;高剂量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低于肥胖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一致;肥胖诱导组和高剂量组的UCP 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低剂量和中剂量组;中剂量高钙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初断乳大鼠的高钙喂养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使其在成年后的高脂饲料喂养期间,UCP2基因表达增强,血脂紊乱得以改善。

    2014年01期 v.43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初断乳大鼠摄入高钙饲料对成年期高脂饲料后解偶联蛋白2基因表达的影响

    徐姝迪;张克远;郑树涛;王忠;于立博;丁红;

    目的通过对初断乳大鼠的高钙干预及成年后的高脂干预,测定大鼠骨骼肌中解偶联蛋白2(UCP2)mRNA的表达水平,探讨生命早期高钙摄入对成年期肥胖形成的影响。方法初断乳雄性Wistar大鼠120只随机分为正常饲料组和高钙饲料低(2%)、中(2.5%)、高剂量(3%)组。高钙干预4周后检测血脂。随后所有大鼠进行为期3周的基础饲料喂养。于第7周末取血检测血脂。将正常饲料组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肥胖诱导组,肥胖诱导组及3个高钙组均喂以高脂饲料,肥胖诱导8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血检测血脂并冻存骨骼肌RT-PCR法半定量检测UCP 2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高脂干预后3个高钙组的体重增长量均低于肥胖诱导组,低剂量和高剂量组的体重增长量与正常对照组没有差别;高剂量组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明显低于肥胖诱导组,与正常对照组一致;肥胖诱导组和高剂量组的UCP 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低剂量和中剂量组;中剂量高钙组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初断乳大鼠的高钙喂养能够持续发挥作用,使其在成年后的高脂饲料喂养期间,UCP2基因表达增强,血脂紊乱得以改善。

    2014年01期 v.43 83-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食用茶籽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脂和体重的影响

    王觐;张月红;刘英华;张永;徐庆;张新胜;于晓明;张荣欣;薛长勇;

    目的观察茶籽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脂和体重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给予25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每日摄入茶籽油25~30 g,持续服用8周。在研究开始时和结束时测定身高、体质、体质指数(BMI)以及血清中油酸(OA)、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并记录饮食摄入及运动情况。结果研究结束后获得21例有效数据,与基线相比,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清OA含量以及从膳食中摄入的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显著增加(P<0.0),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显著下降(P<0.05);体重和BMI显著下降(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食用茶籽油可升高血液中油酸水平,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体重和BMI。

    2014年01期 v.43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食用茶籽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脂和体重的影响

    王觐;张月红;刘英华;张永;徐庆;张新胜;于晓明;张荣欣;薛长勇;

    目的观察茶籽油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脂和体重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给予25名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每日摄入茶籽油25~30 g,持续服用8周。在研究开始时和结束时测定身高、体质、体质指数(BMI)以及血清中油酸(OA)、总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血糖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并记录饮食摄入及运动情况。结果研究结束后获得21例有效数据,与基线相比,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血清OA含量以及从膳食中摄入的油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显著增加(P<0.0),多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显著下降(P<0.05);体重和BMI显著下降(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食用茶籽油可升高血液中油酸水平,降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的体重和BMI。

    2014年01期 v.43 92-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氟诱导大鼠肾脏细胞凋亡与Caspase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高继萍;宋国华;刘茂林;王裕;杨霞;

    目的探究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与氟诱导肾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和高氟组,每组12只,分别饮用含氟化钠浓度为0、50、100和200 mg/L的去离子水,染毒120天,观察氟斑牙形成情况,称体重,测尿氟含量。制备肾脏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肾脏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氟组、高氟组Caspase-8、Cyt C、Caspase-9、Caspase-3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可能同时参与了氟诱导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过程。

    2014年01期 v.43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 ]
  • 氟诱导大鼠肾脏细胞凋亡与Caspase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高继萍;宋国华;刘茂林;王裕;杨霞;

    目的探究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与氟诱导肾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低氟组、中氟组和高氟组,每组12只,分别饮用含氟化钠浓度为0、50、100和200 mg/L的去离子水,染毒120天,观察氟斑牙形成情况,称体重,测尿氟含量。制备肾脏细胞悬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肾脏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肾脏组织中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及细胞色素C(Cyt C)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氟组、中氟组、高氟组肾脏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中氟组、高氟组Caspase-8、Cyt C、Caspase-9、Caspase-3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明显增高(P<0.05)。结论死亡受体途径、线粒体途径可能同时参与了氟诱导大鼠肾脏细胞凋亡的过程。

    2014年01期 v.43 96-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 ]
  • 复合营养素早期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王超;解微;朱金峰;党瑞;王德才;

    目的观察复合营养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PP-PSN双转基因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36只两月龄的APP-PSN转基因鼠,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又分高低两个剂量组;12只APP-PSN转基因阴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干预组饲喂添加复合营养素的饲料,其他两组饲喂基础饲料。在干预3个月时,利用Morris水迷宫、穿梭实验、跳台实验三项试验评价各组的认知功能状况。结果各组别的体重变化和摄食量没有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水迷宫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其跳台实验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穿梭试验中高低干预组条件反应分别占46.67%和45.00%,对照组条件反应占20.83%。三项行为学实验,干预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阴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与阴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合营养素的早期干预能够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2014年01期 v.43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复合营养素早期干预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王超;解微;朱金峰;党瑞;王德才;

    目的观察复合营养素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PP-PSN双转基因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 36只两月龄的APP-PSN转基因鼠,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又分高低两个剂量组;12只APP-PSN转基因阴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干预组饲喂添加复合营养素的饲料,其他两组饲喂基础饲料。在干预3个月时,利用Morris水迷宫、穿梭实验、跳台实验三项试验评价各组的认知功能状况。结果各组别的体重变化和摄食量没有统计学差异。干预组水迷宫的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而其跳台实验的潜伏期明显长于对照组,穿梭试验中高低干预组条件反应分别占46.67%和45.00%,对照组条件反应占20.83%。三项行为学实验,干预组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和阴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组与阴性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复合营养素的早期干预能够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发展。

    2014年01期 v.43 103-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1800MHz微波辐射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时间毒性

    陈丽莉;秦粉菊;陈玉之;孙金鹏;童建;

    目的研究1800 MHz微波辐射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昼夜时间毒性。方法选择健康雄性C57小鼠75只,在光照/黑暗=12 h/12 h条件下适应性喂养30天后,筛选具有明显昼夜节律的小鼠60只,分为假辐射组(Sham)和微波辐射组(MR)。微波辐射组采用功率密度为208μW/cm2的1800 MHz微波(SAR:0.2221 W/kg),分别在一天中的ZT01∶00、ZT05∶00、ZT09∶00、ZT13∶00、ZT17∶00和ZT21∶00授时时间点进行辐射,每天辐射2 h,连续32天。Sham组除不给予微波辐射外,其他条件同微波辐射组。照射结束后取小鼠睾丸组织精子头计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微波辐射组小鼠睾丸精子头计数减少,血清睾酮含量降低,雌二醇含量升高。微波辐射小鼠生殖指标精子计数和血清睾酮水平的昼夜节律消失。结论 1800 MHz微波辐射可影响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水平和昼夜节律变化。

    2014年01期 v.43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3 ]
  • 1800MHz微波辐射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时间毒性

    陈丽莉;秦粉菊;陈玉之;孙金鹏;童建;

    目的研究1800 MHz微波辐射对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昼夜时间毒性。方法选择健康雄性C57小鼠75只,在光照/黑暗=12 h/12 h条件下适应性喂养30天后,筛选具有明显昼夜节律的小鼠60只,分为假辐射组(Sham)和微波辐射组(MR)。微波辐射组采用功率密度为208μW/cm2的1800 MHz微波(SAR:0.2221 W/kg),分别在一天中的ZT01∶00、ZT05∶00、ZT09∶00、ZT13∶00、ZT17∶00和ZT21∶00授时时间点进行辐射,每天辐射2 h,连续32天。Sham组除不给予微波辐射外,其他条件同微波辐射组。照射结束后取小鼠睾丸组织精子头计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微波辐射组小鼠睾丸精子头计数减少,血清睾酮含量降低,雌二醇含量升高。微波辐射小鼠生殖指标精子计数和血清睾酮水平的昼夜节律消失。结论 1800 MHz微波辐射可影响雄性小鼠生殖功能的水平和昼夜节律变化。

    2014年01期 v.43 110-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3 ]
  • 酒和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确证分析

    朱浩;陈晓红;赵永纲;李小平;潘胜东;金米聪;

    目的建立酒和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超快速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UFLC/ESI-MS/MS)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酒和饮料样品经提取后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分离,利用优化的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MS/MS)进行裂解,采用保留时间结合三离子定性原则进行确证。结果在适宜的质谱条件下,电喷雾电离可获得稳定可靠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母离子和子离子的关系清晰,苯甲酸的定性离子对为m/z 121→77和m/z 121→59,山梨酸为m/z 111→67和m/z 111→41,脱氢乙酸为m/z 167→83和m/z 167→123。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定量限分别为0.02、0.05和0.02 mg/L。结论该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酒和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确证检测。

    2014年01期 v.43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酒和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确证分析

    朱浩;陈晓红;赵永纲;李小平;潘胜东;金米聪;

    目的建立酒和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超快速液相色谱/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UFLC/ESI-MS/MS)定性鉴别方法。方法酒和饮料样品经提取后采用超快速液相色谱分离,利用优化的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ESI-MS/MS)进行裂解,采用保留时间结合三离子定性原则进行确证。结果在适宜的质谱条件下,电喷雾电离可获得稳定可靠的二级质谱碎片离子,母离子和子离子的关系清晰,苯甲酸的定性离子对为m/z 121→77和m/z 121→59,山梨酸为m/z 111→67和m/z 111→41,脱氢乙酸为m/z 167→83和m/z 167→123。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定量限分别为0.02、0.05和0.02 mg/L。结论该法快速、准确、灵敏,适用于酒和饮料中苯甲酸、山梨酸和脱氢乙酸的确证检测。

    2014年01期 v.43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

    陈达炜;荫硕焱;高洁;钟其顶;徐小明;苗虹;赵云峰;

    目的建立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方法。方法葡萄酒样品经9-羟基吨衍生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以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乙腈-0.02mol/L乙酸钠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233 nm,发射波长为600 nm,衍生化反应时间30 min,外标法计算含量,并与GC-MS方法比较,评价HPLC-FLD方法可靠性。结果 EC在10~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7%~106.0%,相对标准偏差为1.4%~2.8%,定量限为15μg/L。HPLC-FLD和GC-MS两种方法对葡萄酒的EC含量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HPLC-FLD适合于葡萄酒中EC含量的快速测定。

    2014年01期 v.43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 ]
  • 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

    陈达炜;荫硕焱;高洁;钟其顶;徐小明;苗虹;赵云峰;

    目的建立葡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HPLC-FLD)测定方法。方法葡萄酒样品经9-羟基吨衍生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以Agilent T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乙腈-0.02mol/L乙酸钠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233 nm,发射波长为600 nm,衍生化反应时间30 min,外标法计算含量,并与GC-MS方法比较,评价HPLC-FLD方法可靠性。结果 EC在10~5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3.7%~106.0%,相对标准偏差为1.4%~2.8%,定量限为15μg/L。HPLC-FLD和GC-MS两种方法对葡萄酒的EC含量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HPLC-FLD适合于葡萄酒中EC含量的快速测定。

    2014年01期 v.43 12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3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3 ]

其他信息

  • 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中文摘要:(1)不应过简,但也不可过繁,篇幅以300~400字为宜,摘要内容与题目不要重复。(2)摘要应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摘要中应包含目的、方法(须含材料)、结果、结论四要素,应准确地将论文的实验背景和经过告知读者,增加读者对结果和结论的认知度。摘要应包括全文的主要信息,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独立使用。(3)应将研究的创新点和理论成果写进摘要。(4)综述性文章附200字左右的指示性摘要,简要地介绍文献阐述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取得的进展。

    2014年01期 v.43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中英文摘要的书写要求

    中文摘要:(1)不应过简,但也不可过繁,篇幅以300~400字为宜,摘要内容与题目不要重复。(2)摘要应具有完整性和独立性。摘要中应包含目的、方法(须含材料)、结果、结论四要素,应准确地将论文的实验背景和经过告知读者,增加读者对结果和结论的认知度。摘要应包括全文的主要信息,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独立使用。(3)应将研究的创新点和理论成果写进摘要。(4)综述性文章附200字左右的指示性摘要,简要地介绍文献阐述的目的、主要内容以及取得的进展。

    2014年01期 v.43 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正>~~

    2014年01期 v.43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参考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正>~~

    2014年01期 v.43 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参考文献撰写要求

    <正>参考文献中,只列作者亲自阅读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如内部资料、待发表等)不得列入,应尽量精选。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著录项目包括: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文献题名,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版本(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2014年01期 v.43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参考文献撰写要求

    <正>参考文献中,只列作者亲自阅读的公开发表的文献,未公开发表的(如内部资料、待发表等)不得列入,应尽量精选。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方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著录项目包括:主要责任者(专著作者,论文集主编,学位申报人,专利申请人,报告撰写人,期刊文章作者,析出文章作者),文献题名,文献载体类型标识,版本(初版省略),出版地,出版者,出版

    2014年01期 v.43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金项目补充说明

    <正>以下两篇文章的基金项目来源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02212)1.马宁,刘珊,高芃,曹佩,徐海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小鼠认知行为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3,42(1):57-60.2.马宁,王晓丹,高芃,徐海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小鼠海观CAMP/PKA-CRE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J].卫生

    2014年01期 v.43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基金项目补充说明

    <正>以下两篇文章的基金项目来源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202212)1.马宁,刘珊,高芃,曹佩,徐海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小鼠认知行为及海马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J].卫生研究,2013,42(1):57-60.2.马宁,王晓丹,高芃,徐海滨.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小鼠海观CAMP/PKA-CRE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J].卫生

    2014年01期 v.43 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卫生研究》与达能营养中心联合举办

    <正>达能营养中心与《卫生研究》杂志编辑部合作在该杂志创办"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自《卫生研究》1999年第3期到2014年第1期,已有89期,共有267篇文章被选用。创办这一论坛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在营养学研究领域里辛勤工作的青年工作者,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促进营养科学信息的交流,从而为促进中国营养健康事业的发展、提

    2014年01期 v.43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卫生研究》与达能营养中心联合举办

    <正>达能营养中心与《卫生研究》杂志编辑部合作在该杂志创办"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自《卫生研究》1999年第3期到2014年第1期,已有89期,共有267篇文章被选用。创办这一论坛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在营养学研究领域里辛勤工作的青年工作者,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促进营养科学信息的交流,从而为促进中国营养健康事业的发展、提

    2014年01期 v.43 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文献数据分析

  • 瘦素基因启动区-2548G/A多态性和肥胖关系的Meta分析

    张岭;陆明旸;苑林宏;来伟旗;王茵;

    目的探讨瘦素基因(LEP)5’端非翻译区-2548位点上G/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肥胖的关系。方法用Meta分析法研究LEP-2548 G/A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分别采用显性和隐性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纳入研究的合并优势比(OR)估计值及其95%CI,用统计量I2判断各研究间的异质性,用Egger检验分析发表偏倚。结果经过HWE检验后,最后选择了11项研究,包括了5210名受试者(2541名肥胖者和2669名对照)。在显性模型分析中,OR=1.14(95%CI:0.98-1.31,P=0.08);在隐性模型分析中,合并OR=1.03(95%CI:0.85-1.25,P=0.76),说明LEP-2548 G/A多态性和肥胖之间没有显著联系。但是,亚组分析时发现在美洲人群中,GG纯合基因型是肥胖的一个显著性危险因子[OR=1.53(95%CI:1.17-2.00),P=0.002]。在其他地区未发现显著性结果。结论在总人群中LEP-2548G/A多态性与肥胖之间无相关性,但在美洲人群中,GG基因携带是肥胖一个显著的危险因素。

    2014年01期 v.43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瘦素基因启动区-2548G/A多态性和肥胖关系的Meta分析

    张岭;陆明旸;苑林宏;来伟旗;王茵;

    目的探讨瘦素基因(LEP)5’端非翻译区-2548位点上G/A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肥胖的关系。方法用Meta分析法研究LEP-2548 G/A多态性与肥胖的关系;分别采用显性和隐性模型进行分析,计算纳入研究的合并优势比(OR)估计值及其95%CI,用统计量I2判断各研究间的异质性,用Egger检验分析发表偏倚。结果经过HWE检验后,最后选择了11项研究,包括了5210名受试者(2541名肥胖者和2669名对照)。在显性模型分析中,OR=1.14(95%CI:0.98-1.31,P=0.08);在隐性模型分析中,合并OR=1.03(95%CI:0.85-1.25,P=0.76),说明LEP-2548 G/A多态性和肥胖之间没有显著联系。但是,亚组分析时发现在美洲人群中,GG纯合基因型是肥胖的一个显著性危险因子[OR=1.53(95%CI:1.17-2.00),P=0.002]。在其他地区未发现显著性结果。结论在总人群中LEP-2548G/A多态性与肥胖之间无相关性,但在美洲人群中,GG基因携带是肥胖一个显著的危险因素。

    2014年01期 v.43 128-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高碘对中国儿童智力影响的Meta分析

    任思思;钟朝晖;

    目的综合评价高碘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方法检索并收集2013年以前在国内外发表的关于高碘对儿童智力影响的对照性试验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0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碘含量在601~900μg/L(MD=-2.00,95%CI-3.97~-0.03)和>900μg/L(MD=-2.77,95%CI-4.01~-1.52)时会降低儿童的智力水平。而碘含量在150~300μg/L(MD=0.33,95%CI-0.76~1.42)和301~600μg/L(MD=-1.09,95%CI-4.80~2.63)时,显示高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剂量-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每增加200μg/L的碘含量,儿童智力降低的可能性增加57%(OR=1.57,95%CI 1.36~1.78)。结论碘含量超过600μg/L会降低儿童智力。

    2014年01期 v.43 13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6 ]
  • 高碘对中国儿童智力影响的Meta分析

    任思思;钟朝晖;

    目的综合评价高碘对儿童智力的影响。方法检索并收集2013年以前在国内外发表的关于高碘对儿童智力影响的对照性试验研究文献。使用RevMan 5.0软件对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碘含量在601~900μg/L(MD=-2.00,95%CI-3.97~-0.03)和>900μg/L(MD=-2.77,95%CI-4.01~-1.52)时会降低儿童的智力水平。而碘含量在150~300μg/L(MD=0.33,95%CI-0.76~1.42)和301~600μg/L(MD=-1.09,95%CI-4.80~2.63)时,显示高碘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剂量-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每增加200μg/L的碘含量,儿童智力降低的可能性增加57%(OR=1.57,95%CI 1.36~1.78)。结论碘含量超过600μg/L会降低儿童智力。

    2014年01期 v.43 133-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2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3 ]

综述

  • 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陈立松;蒋定国;傅武胜;

    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DSD-FWAs)是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常见的化学添加剂。由于DSD-FWAs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风险,我国国家标准禁止除了C.I 220外的其余各类DSD-FWAs的使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DSDFWAs的有关信息,总结了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DSD-FWAs的提取和净化方法,系统地概述了当前DSD-FWAs检测方法的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有关DSDFWAs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014年01期 v.43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4 ]
  • 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荧光增白剂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陈立松;蒋定国;傅武胜;

    双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DSD-FWAs)是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常见的化学添加剂。由于DSD-FWAs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潜在的风险,我国国家标准禁止除了C.I 220外的其余各类DSD-FWAs的使用。本文简要介绍了常用DSDFWAs的有关信息,总结了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DSD-FWAs的提取和净化方法,系统地概述了当前DSD-FWAs检测方法的新进展和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今后有关DSDFWAs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014年01期 v.43 152-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 ]
  • 内分泌干扰物联合作用与累积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陈浩;张晓鹏;贾旭东;刘兆平;

    环境介质中以低剂量存在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具有相似的作用终点,可能通过多种机制表现出联合作用。目前EDCs的毒性研究多针对单个化合物进行,各EDCs之间,尤其不同作用类型EDCs之间的联合作用模式尚不明确,无法为这一类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化合物累积暴露风险评估方法逐渐建立起来,这些方法将在评估EDCs联合暴露风险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EDCs联合作用的研究和累积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EDCs联合暴露评估提供参考。

    2014年01期 v.43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内分泌干扰物联合作用与累积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陈浩;张晓鹏;贾旭东;刘兆平;

    环境介质中以低剂量存在的内分泌干扰物(EDCs)具有相似的作用终点,可能通过多种机制表现出联合作用。目前EDCs的毒性研究多针对单个化合物进行,各EDCs之间,尤其不同作用类型EDCs之间的联合作用模式尚不明确,无法为这一类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近年来,化合物累积暴露风险评估方法逐渐建立起来,这些方法将在评估EDCs联合暴露风险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EDCs联合作用的研究和累积风险评估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EDCs联合暴露评估提供参考。

    2014年01期 v.43 157-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K]
    [下载次数:4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代谢组学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何庆华;郑宗坤;任萍萍;李敬光;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内源代谢物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代谢组学方法源于毒理学研究,并促进了毒理学的研究进程。代谢组学不仅能为毒性的筛选提供快速和准确的方法,也为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动态的研究技术,还为毒性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简要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14年01期 v.43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代谢组学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何庆华;郑宗坤;任萍萍;李敬光;

    代谢组学是关于生物内源代谢物整体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代谢组学方法源于毒理学研究,并促进了毒理学的研究进程。代谢组学不仅能为毒性的筛选提供快速和准确的方法,也为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动态的研究技术,还为毒性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简要综述了代谢组学技术及其在毒理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14年01期 v.43 161-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7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中国饮用水标准的现状

    郑和辉;卞战强;田向红;张娟;

    将现行的饮用水国标GB 5749—2006、WHO第4版《饮用水水质准则》、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EPA816-F-09-0004以及欧盟委员会2009年修订的饮用水水质指令98/83/EC做了比对,探讨了今后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一些建议。

    2014年01期 v.43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4 ]
  • 中国饮用水标准的现状

    郑和辉;卞战强;田向红;张娟;

    将现行的饮用水国标GB 5749—2006、WHO第4版《饮用水水质准则》、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EPA816-F-09-0004以及欧盟委员会2009年修订的饮用水水质指令98/83/EC做了比对,探讨了今后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质标准的一些建议。

    2014年01期 v.43 166-1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3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2 ] |[阅读次数:32 ]

统计软件应用

  • SAS/IntrNet功能简介及初步应用

    杨舒静;刘沛;

    目的介绍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SAS)网络化模块(SAS/IntrNet)的基本功能并应用于医学实际。方法应用SAS/IntrNet远程调用SAS程序进行在线分析,从客户端获取参数通过网络传递给服务器端的SAS程序进行分析,并反馈结果给客户端。结果利用SAS/IntrNet程序处理流程和相关配置文件,成功地实现了在线膳食暴露评估分析实例,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安装SAS软件的情况下方便地通过网页进行在线SAS统计分析。结论利用SAS/IntrNet模块实现SAS网络化应用,可使不甚了解SAS编程的使用者通过友好的访问界面即可实现SAS的在线统计分析,大大提高了SAS系统信息共享的能力。

    2014年01期 v.43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SAS/IntrNet功能简介及初步应用

    杨舒静;刘沛;

    目的介绍统计分析软件(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SAS)网络化模块(SAS/IntrNet)的基本功能并应用于医学实际。方法应用SAS/IntrNet远程调用SAS程序进行在线分析,从客户端获取参数通过网络传递给服务器端的SAS程序进行分析,并反馈结果给客户端。结果利用SAS/IntrNet程序处理流程和相关配置文件,成功地实现了在线膳食暴露评估分析实例,使得用户可以在不安装SAS软件的情况下方便地通过网页进行在线SAS统计分析。结论利用SAS/IntrNet模块实现SAS网络化应用,可使不甚了解SAS编程的使用者通过友好的访问界面即可实现SAS的在线统计分析,大大提高了SAS系统信息共享的能力。

    2014年01期 v.43 169-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卫生研究》简介

    <正>《卫生研究》(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办的中文核心学术期刊。1972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72页/期。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2158/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8020。《卫生研究》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基础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

    2014年01期 v.43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卫生研究》简介

    <正>《卫生研究》(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是由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办的中文核心学术期刊。1972年创刊,双月刊,大16开,172页/期。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 11-2158/R,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8020。《卫生研究》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基础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

    2014年01期 v.43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卫生研究》投稿须知

    <正>1稿件的著作权与书写格式1.1文题、署名及作者单位(1)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除DNA、AIDS等最常见的缩写外,一般不用缩略符号;(2)署名顺序由作者自定,不宜过多。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3)不同单位的作者只署第一作者单位、地址及邮政编码;其他单位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注阿拉伯数字,其单位写在首页的左下脚注;(4)第一作者只能署一个单位(即开具稿件推荐信的

    2014年01期 v.43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卫生研究》投稿须知

    <正>1稿件的著作权与书写格式1.1文题、署名及作者单位(1)题目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除DNA、AIDS等最常见的缩写外,一般不用缩略符号;(2)署名顺序由作者自定,不宜过多。文稿的著作权,除《著作权法》另有规定者外属于作者。文责由作者自负;(3)不同单位的作者只署第一作者单位、地址及邮政编码;其他单位作者在姓名右上角标注阿拉伯数字,其单位写在首页的左下脚注;(4)第一作者只能署一个单位(即开具稿件推荐信的

    2014年01期 v.43 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7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