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研究

Journal of Hygiene Research

论著

  • 人胚肺成纤维细胞衰老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表观遗传活化作用

    张文娟;纪卫东;杨淋清;许玉玲;张文姬;庄志雄;

    目的观察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及过氧化氢诱导早衰持续阶段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表观遗传学修饰。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IGF2的mRNA表达,甲基化特异PCR检测其启动子区甲基化改变,染色质免疫沉淀结合定量PCR检测组蛋白修饰,包括组蛋白H3、H4乙酰化,H3(Lys4)及H4(Lys20)甲基化修饰。结果细胞复制性衰老过程中,中年细胞组及复制性衰老细胞组IGF2的mRNA表达升高,早衰持续组升高显著;细胞衰老过程中,仅复制性衰老细胞组在启动子区-658~-456bp具有一定的甲基化水平;复制性衰老细胞组的组蛋白修饰在启动子区-856~-634bp以H4乙酰化,H3甲基化修饰为主;+9~+145bp的修饰,复制性衰老细胞组受组蛋白H3及H4甲基化联合修饰,早衰持续组以H3甲基化修饰为主。结论细胞衰老过程中,IGF2启动子区组蛋白修饰联合调控其mRNA表达,复制性衰老与早衰的调控机制存在差异。

    2010年01期 v.39 1-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3K]
    [下载次数:3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溴丙烷两种同分异构体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

    黄芬;辛倩倩;王华;张万军;王海兰;宋向荣;叶冬青;

    目的了解溴丙烷两种同分异构体对雄性大鼠的生殖毒性和初步的毒性机制。方法将18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1-溴丙烷组(1g/kg)和2-溴丙烷组(1g/kg),连续腹腔注射1周。对附睾的精子数量和形态进行评价;HE和PAS染色评价睾丸的病理变化;运用TUNEL染色法和caspase-3活性的免疫组化法评价睾丸的细胞凋亡损伤;利用化学比色法对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氧化应激指标进行测量。结果溴丙烷导致睾丸重量下降、精子数量减少和精子形态异常比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1-溴丙烷显著增加大鼠睾丸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7.42±2.98vs.4.25±1.18)、附睾的MDA含量(0.49±0.20vs.0.39±0.08)和SOD活性(91.87±3.93vs.80.59±9.92)(均P<0.05);2-溴丙烷显著升高睾丸和附睾的MDA含量(0.42±0.07vs.0.24±0.11;0.48±0.08vs.0.39±0.08),降低GSH含量(6.35±1.86vs.10.89±3.69),以及附睾谷胱甘肽转移酶(GST)(53.21±9.60vs.61.98±10.41)及GR活性(2.48±1.21vs.7.75±8.56)(均P<0.05)。1-溴丙烷的病理切片除观察到睾丸生精小管的精子释放延迟外,未见其他病理变化,而2-溴丙烷的暴露使生精小管出现萎缩和空泡,生殖细胞发生减少、坏死。伴随着2-溴丙烷引起的睾丸病理变化,TUNEL标记结果显示每小管睾丸凋亡细胞数、凋亡百分比和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17.72±4.59vs.5.92±1.05,P<0.05;0.34±0.14vs.0.10±0.02,P<0.05;6.64±3.40vs.0.59±0.20,P<0.01),与1-溴丙烷组相比,凋亡百分比(0.34±0.14vs.0.12±0.03)和凋亡指数(6.64±3.40vs.0.76±0.21)明显升高(P<0.05)。2-溴丙烷暴露使caspase-3活性增强,与对照组和1-溴丙烷组相比,平均每生精小管的阳性细胞数和caspase-3阳性百分比有明显的升高(均P<0.01)。结论溴丙烷的两种同分异构体对雄性大鼠有一定的毒性,两种同分异构体可能具有不同的毒性机制,2-溴丙烷的毒性可能高于1-溴丙烷。

    2010年01期 v.39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6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性早熟女童血清中双酚A、辛基酚、4-壬基酚测定和分析

    乔丽丽;郑力行;蔡德培;

    目的探讨双酚A(BPA)、辛基酚(OP)、4-壬基酚(4-NP)与性早熟女童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3~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性早熟专科门诊就诊的初诊性早熟女童110例,正常女童100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儿和正常女童血清BPA、OP、4-NP的含量,同时测定子宫、卵巢体积及血清中雌二醇含量,将血清中BPA、OP、4-NP含量与靶器官的临床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40.9%和33.6%的性早熟女童血清中分别检测出BPA和OP,而正常女童仅2%和5%分别检测出BPA和OP,24.5%性早熟女童血清检测出4-NP,3%正常女童血清检测出4-NP;性早熟女童血清中BPA、OP、4-NP构成比均高于正常女童(P<0.01);性早熟女童血清中BPA含量与子宫体积呈正相关(r=0.557,P<0.05),与卵巢体积呈正相关(r=0.469,P<0.01),血清中OP含量与子宫体积呈正相关(r=0.576,P<0.05),与卵巢体积呈正相关(r=0.676,P<0.01)。结论性早熟女童受BPA、OP、4-NP污染的程度均比正常女童严重得多,而且BPA、OP对子宫、卵巢体积有影响,可能与性早熟女童的发病有一定关系。

    2010年01期 v.39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9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2 ] |[阅读次数:4 ]
  • DNA聚合酶β对苯并[a]芘致DNA损伤修复的影响

    吴媚;赖彦好;张遵真;

    目的揭示聚合酶β(polβ)的表达水平与苯并[a]芘(BaP)诱导的DNA损伤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3种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polβ野生型(polβ+/+)、polβ缺陷型(polβ-/-)和野生型polβ高表达型(polβoe)作为模型细胞。首先用RT-PCR和Western blot鉴定3种细胞中polβ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情况,然后通过MTT试验和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观察BaP作用下3种细胞的存活率及DNA损伤和修复效应。结果3种细胞在pol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存在明显差异,polβ-/-细胞中polβ基因缺失,而polβoe细胞中polβ基因则较野生型polβ+/+细胞高出2倍以上;BaP能诱导3种细胞DNA的损伤以及细胞存活率的降低;与polβ+/+细胞相比,polβ-/-细胞的IC50更低,DNA损伤更严重且更加不易修复;反之,polβoe细胞的IC50更高,DNA损伤效应更弱,DNA修复速率加快。结论polβ在修复外源性致癌物BaP导致的DNA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olβ基因缺陷使细胞DNA修复能力降低,而polβ基因的高表达则能帮助细胞应对DNA损伤,在一定程度上对细胞的存活起到了保护作用。

    2010年01期 v.39 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7K]
    [下载次数:2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蔗糖对GK/Wistar大鼠糖脂代谢及肝胰组织的影响

    叶文锐;帅怡;马国云;王彦琴;蔡美琴;仲伟鉴;

    目的研究蔗糖对GK/Wistar大鼠糖脂代谢及其肝、胰组织的影响。方法GK和Wistar大鼠各32只,随机分为W(Wistar)组、WS(Wistar+30%蔗糖)组、G(GK)组和GS(GK+30%蔗糖)组。WS、GS组给予30%蔗糖饮水,另两组给予正常饮水。实验期间每周测定一次空腹血糖,于实验开始后的2、4、6、10周时间点处死部分动物,收集血液并分离肝脏和胰腺,测定甘油三酯、葡萄糖、总胆固醇等生化指标,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测肝脏和胰腺的病理改变。结果给予蔗糖水后,随着时间的延长,WS组体重和血清TG呈升高趋势,血清TC、Glu未发现相应的趋势,胰腺、肝脏病理损伤呈加重趋势,且胰腺损伤出现时间早于肝脏;GS组除WS组的发现外,血清TC呈先降低后恢复趋势,血清Glu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且胰腺损伤要比WS组出现得更早、更严重,肝脏损伤也更严重。结论蔗糖可引起或加重GK/Wistar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以及肝胰组织的病理性损伤,并呈现一定的时效关系。

    2010年01期 v.39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7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铜缺乏状态下铜摄入量及铜锌比值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段链;程义斌;金银龙;

    目的在铜缺乏状态下,控制铜的摄入水平,探讨血中铜浓度及铜锌比值(Cu/Zn)与脂质过氧化各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微量元素铜对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在铜缺乏状态下测定血中铜含量及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水平及丙二醛(MDA)含量,进行铜对脂质过氧化影响的相关性研究。结果铜摄入不足时给予不同剂量葡萄糖酸铜(Cu-G),各剂量组大鼠血中铜浓度呈现无规律波动,而Cu/Zn比值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呈递升趋势,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SOD活性水平低于正常水平,随着铜摄入量的升高,即血中铜锌比值的升高,大鼠血中SOD活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血中MDA含量随着铜摄入量的增加(即铜锌比值的升高)会有所下降,并保持在某一较低水平。血中铜锌比值的下降可能导致大鼠血中CAT活性水平下降,但铜锌比值与CAT活性的相关关系呈非线性相关。铜摄入量对大鼠血中GSH-Px无明显影响。结论在铜缺乏状态下,大鼠血中SOD活性下降,MDA含量上升;随着血中铜锌比值的升高,SOD活性呈上升趋势,同时血中MDA含量下降到较低水平。而铜摄入不足会使血中CAT的活性水平有所升高,对GSH-Px活性水平无明显影响。

    2010年01期 v.39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9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 ]
  • 赖氨酸转基因大米与亲本大米在五指山小型猪回肠中的消化代谢比较

    胡贻椿;李敏;朴建华;杨晓光;

    目的对赖氨酸转基因大米与其亲本大米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在猪回肠的消化代谢情况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择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为实验动物,通过外科手术将T型瘘管安置于小型猪回肠末端,给其饲喂赖氨酸转基因大米和亲本大米,收集小型猪回肠末端的消化产物进行分析,采用酪蛋白饲料法测定内源性氨基酸的排出量,从而比较两种大米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结果赖氨酸转基因大米与亲本大米的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都没有显著差异;各种氨基酸的消化率结果显示,除半胱氨酸的表观消化率外,其他氨基酸的表观消化率和真消化率都没有显著差异。结论赖氨酸转基因大米与亲本大米在五指山小型猪体内的蛋白质和氨基酸消化代谢基本没有差异,均能很好地被消化吸收。

    2010年01期 v.39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克洛诺菌属分离株16S rDNA序列分析

    裴晓燕;刘秀梅;

    目的对2株克洛诺菌属(原阪崎肠杆菌)模式株和29株食品分离株的16SrDNA进行序列分析。方法对菌株的16SrDNA进行PCR扩增、测序,获得目的菌的16SrDNA序列并通过BioNumerics软件对其进行多重对比分析和系统发育学分析。结果除ATCC51329和ES014外,其他克洛诺菌属与ATCC29544的16SrDNA序列均属于同一基因群,而ATCC51329和ES014分别属于另外一个分支。从16SrDNA序列分析可知,除ES014不能确定外,其它克洛诺菌属分离株均可从基因水平上得到准确鉴定。结论从基因水平上对国内克洛诺菌属食品分离株进行鉴定,并研究了相关菌株之间的系统发育学关系。

    2010年01期 v.39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5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植酸对人胃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的研究

    王路;程翠琳;赵海田;杨志平;魏红联;崔洪斌;

    目的了解植酸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MTT法检测植酸在体外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AO/EB荧光染色和DNA Ladder实验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凋亡调控基因P53蛋白的表达。结果植酸在体外可以明显抑制人胃癌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免疫组化实验结果表明,植酸可以抑制SGC-7901细胞中凋亡相关P53蛋白的表达。结论植酸在体外可以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并诱导细胞发生凋亡,且对于P53蛋白表达的下调作用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2010年01期 v.3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4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实验研究

  • 凹顶藻萜类化合物与维生素E联合作用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王海英;

    目的研究凹顶藻萜类化合物(LET)与VE合用对酒精诱导肝损伤大鼠的肝功能、血脂、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7组。酒精模型组每天酒精12ml/kgbw灌胃;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蒸馏水;VE干预组每天VE30mg/kgbw灌胃;LET低、中、高剂量合用干预组每天分别LET25mg/kgbw和VE30mg/kgbw、LET50mg/kgbw和VE30mg/kgbw、LET100mg/kgbw和VE30mg/kgbw灌胃;甘草酸二胺胶囊干预组给予甘草酸二胺胶囊200mg/kgbw灌胃。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酒精剂量同模型组。实验进行7周。分别测定肝功、血脂、TNF-α水平。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酒精模型组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酒精模型组比较,LET中、高剂量合用组及甘草酸二胺胶囊干预组ALT、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高剂量合用干预组AST水平及高剂量合用干预组CHO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合用干预组及甘草酸二胺胶囊组TNF-α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T与VE合用能调整酒精性肝损伤大鼠体内脂质代谢,改善肝功能,降低TNF-α的水平。

    2010年01期 v.3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塑料生产物流场所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气相色谱-质谱测定法

    何玉华;郭智勇;

    目的建立塑料生产物流场所空气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PAEs)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测定方法,并应用该方法进行职业环境中PAEs污染现状调查。方法按照《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的研制规范》建立测定方法,采用该方法测定现场采集的样品以进行现状调查。结果6种PAEs在2~1000ng/ml范围内均呈线性关系(以采集3L空气样品计,相当于空气中浓度为0.67~333μg/m3);检出限均低于1ng/ml,相当于空气中最低检出浓度均低于0.33μg/m3;分别以相对标准偏差和回收率计,日内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为3.0%~7.8%和93.1%~105.1%,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为3.4%~9.9%和93.4%~106.4%;解吸效率为92.9%~97.9%;采样效率为约100%;穿透容量大于1.4mg;样品在室温下可稳定保存7天;选择性良好。现场调查结果显示,塑料生产物流场所空气中PAEs的污染情况尚不严重,职业接触工人中也未见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结论GC-MS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精密度和准确度好,可用于塑料生产物流场所空气中PAEs的测定。

    2010年01期 v.39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0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3 ]
  • 乙烯硫脲对FRTL-5细胞甲状腺球蛋白合成分泌及摄碘功能的影响

    潘红梅;张立实;

    目的探讨乙烯硫脲(ETU)对FRTL-5细胞的甲状腺球蛋白(TG)合成分泌和摄碘能力的影响。方法用30、150和270μg/ml乙烯硫脲处理FRTL-5细胞后,用MTT法和3H掺入法测乙烯硫脲的细胞毒性;放免法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测乙烯硫脲对TG合成分泌的影响;RT-PCR检测乙烯硫脲对nis基因和tg基因的影响;同位素示踪法检测对细胞摄碘能力的影响。结果30~270μg/ml乙烯硫脲对FRTL-5细胞无显著细胞毒性。150μg/ml和270μg/ml乙烯硫脲显著降低培养液中TG浓度,对胞浆内TG无显著影响;使nis基因转录显著降低,对tg基因无显著影响;150μg/ml和270μg/ml乙烯硫脲显著降低细胞摄碘能力。结论乙烯硫脲可抑制FRTL-5细胞分泌TG,对TG合成无显著影响;乙烯硫脲各剂量组显著降低nis基因转录,但仅在高剂量组显著降低细胞摄碘能力。

    2010年01期 v.39 7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9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 围生期接触磺胺二甲嘧啶对子代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王津涛;孙丁;邱云良;张浩;吴德生;

    目的研究围生期母体接触磺胺二甲嘧啶对子代大鼠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受孕母鼠在受孕第7日起至哺乳期结束每天分别给予磺胺二甲嘧啶0、50、100和200mg/kg,HE染色观察20日龄子代大鼠甲状腺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甲状腺内核增殖抗原的表达。结果各染毒剂量组子代大鼠甲状腺滤泡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增生表现,核增殖抗原表达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磺胺二甲嘧啶可通过母体干扰子代大鼠甲状腺功能。

    2010年01期 v.39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2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 氟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的毒性作用

    李红霞;黄厚今;徐园园;高艳玲;刘振环;

    目的探讨NaF对体外培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和琥珀酸脱氢酶(SDH)、5′-核苷酸酶(5′-NT)、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纯化培养获得纯度达98%以上的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抗GFAP免疫化学鉴定),分别用浓度为1、2和5mmol/LNaF对星形胶质细胞染毒12、24、48和72h,FCM检测细胞周期构成比,紫外比色法检测SDH、5′-NT、ACP活性。结果FCM分析细胞周期显示:1~5mmol/L剂量范围内,NaF能够以剂量依赖方式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周期由S期阻滞向G2/M期阻滞转变,随着时间延长变化更明显,超出这一范围则主要为subG1期细胞。紫外比色法检测结果表明,NaF抑制SDH、ACP活性,2mmol/L范围内对5′-NT活性影响无显著性(P>0.1),增加剂量5′-NT失活;SDH、ACP活性与subG1DNA期细胞相对含量显著负相关(SDH:r=-0.84148,P<0.05;ACP:r=-0.90416,P<0.01)。结论NaF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并可抑制其SDH、5′-NT、ACP活性。

    2010年01期 v.39 86-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电热消解仪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的汞

    毛丽莎;李永儒;刘红河;

    目的建立土壤中汞的电热消解仪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方法用王水作为消解液,采用电热消解仪消解土壤样品后,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汞的含量。结果该法的线性范围为0~50μg/L,相关系数为0.9994;方法检出限为0.005μg/L;相对标准差为1.55%~6.52%;对4个土壤质控样品进行测定,结果均在真值范围内。结论电热消解仪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中汞灵敏度高,干扰少,线性范围宽,而且操作简便、快速。

    2010年01期 v.39 89-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分泌的影响

    关青;李中言;Soban Uumar;吕士杰;

    目的研究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肽(RGD肽)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培养的人大网膜VEC为模型,检测不同浓度RGD肽作用下VEGF浓度及蛋白激酶C(PKC)活性。结果100~300mg/mlRGD肽作用24h后,VEGF浓度及PKC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RGD肽呈浓度依赖性刺激VEC分泌VEGF,PKC介导了RGD肽刺激VEC分泌VEGF的作用。

    2010年01期 v.39 9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铁过度负荷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的影响及血管紧张素的作用

    庄甲举;张亚超;张维立;姜红;刘会敏;王憬;

    目的探讨铁过负荷和血管紧张素Ⅱ一型受体(AT1)阻断剂Losartan(LOS)在大鼠免疫性肝损伤中的作用。方法雌性大鼠50只分为5组(对照,肝损伤,肝损伤+LOS,肝损伤+右旋糖酐铁(ID)和肝损伤+ID+LOS)。采用卡介苗(BCG)加脂多糖(LPS)诱导法复制免疫性肝损伤模型;通过腹腔注入ID建立铁过负荷动物模型。检测血清铁(SI)、转铁蛋白(TRF)、总蛋白(TP)含量及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铁(HIC)含量;采用流式细胞计量分析检测细胞凋亡调节蛋白基因bcl-2和bax表达量的变化,计算细胞凋亡指数(AI)、细胞增殖指数(PI)和bax与bcl-2比值(bax/bcl-2)。结果(1)肝损伤大鼠AST活性高于对照组、TP和TRF含量低于对照组,MDA含量增加伴有SOD活性降低;bax表达量、bax/bcl-2和AI均大于对照组。(2)与肝损伤动物比,肝损伤+ID大鼠AST活性升高,MDA升高,bax表达量、bax/bcl-2和AI均增大;HIC高于对照组。(3)与肝损伤大鼠比,肝损伤+LOS组的AST活性降低,TRF升高;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bcl-2表达量增加,bax/bcl-2和AI减小。(4)肝损伤+ID+LOS组的AST活性和MDA含量小于肝损伤+ID组,而TRF高于肝损伤组。结论铁过负荷增加脂质过氧化并易化细胞凋亡,加重免疫性肝损伤。血管紧张素Ⅱ易化这一肝细胞损伤过程。

    2010年01期 v.39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亲水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的链霉素

    陈凌云;周枝凤;马安德;

    目的建立亲水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蜂蜜中的链霉素。方法采用一种具有亲水作用的色谱柱(HILIC)(150mm×2.1mm,3.5μm),流动相为水(含5mmol/L醋酸铵和0.1%的甲酸)-乙腈(40:60)。样品经阳离子交换柱萃取净化,应用正离子电喷雾电离,MRM方式检测。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5~105μg/kg,相关系数大于0.99,检出限为1.05μg/kg。加标回收率为71.3%~82.5%,RSD为3.4%~8.2%。结论该方法高效、灵敏、特异性强,准确度、精密度好,满足蜂蜜中链霉素的测定要求。

    2010年01期 v.39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洱茶中茶氨酸、EGCG及咖啡因

    刁飞燕;董凤鸣;王秋丽;刘娜;郭冬梅;崔晞;

    目的建立了未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普洱茶中茶氨酸含量,非梯度洗脱的HPLC分析方法测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及咖啡因含量。方法普洱茶中的茶氨酸在热水浴中以水提取,EGCG及咖啡因以70%的乙醇超声提取,采用C18色谱柱,HPLC-PDAD方法进行测定,流速为1.0ml/min。以乙腈-0.005mol/L十二烷基磺酸钠(0.1%磷酸调pH为6)(28:72)为流动相测定茶氨酸,以甲醇-5×10-5mol/LKH2PO4溶液(磷酸调pH为5)(20:80)为流动相测定EGCG及咖啡因。结果在2~400μg/ml浓度范围内,各组分峰面积与相应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各组分的加标回收率在85%~110%之间,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分离效能好。

    2010年01期 v.39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3 ]
  • 两种更年期妇女潮热动物模型的对比研究

    张晓鹏;刘兆平;向钱;王伟;张馨;李宁;

    目的对比雌激素低下模型和吗啡撤退模型对更年期潮热的模拟程度。方法以雌二醇为阳性物,用大鼠建立雌激素低下模型与吗啡撤退模型,对比雌二醇对两个模型中大鼠尾温升高(潮热症状)的缓解程度,并用大豆异黄酮对这两种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雌激素低下模型和吗啡撤退模型都较好地模拟了潮热症状,并且这种潮热可以得到雌二醇的有效缓解,但大豆异黄酮只能一定程度地缓解雌激素低下模型中的潮热症状。结论雌激素低下模型比吗啡撤退模型更好地模拟了更年期潮热症状。

    2010年01期 v.39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3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3 ]
  • 甲基苯丙胺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卡的研制

    熊勇华;陈雪岚;陈媛;

    目的建立一种无需仪器、敏感、特异并适用于非专业人员现场快速检测甲基苯丙胺(冰毒)的方法。方法用冰毒-BSA免疫BALB/C小鼠,采用有限稀释法筛选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用分型试剂盒分析抗体亚型。采用物理方法将胶体金标记纯化的抗体,组装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并检测此卡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采用有限稀释法筛选出7株特异性分泌株,其中R6腹水纯化后间接竞争ELISA测其效价为108,分型试剂盒测试显示此抗体属于IgG1型;金标抗体量为5μg/ml时,胶体金免疫检测卡的灵敏度为500ng/ml,与8种结构类似物均无交叉反应。结论高灵敏度的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卡作为毒品的初筛工具可有效地帮助查禁人员现场缉毒。

    2010年01期 v.39 120-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4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 ]

论著_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 复配式粗杂粮对大鼠胰岛素抵抗及PPAR-γ表达的影响

    丁舟波;王晓飞;翟成凯;金鑫;张群;郭延波;

    目的掌握复配式粗杂粮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10)和高脂造模组(n=30),分别给予基础饲料和高脂饲料,6周后再将高脂造模组分为高脂模型对照组、米面组、粗杂粮组(n=10),提供相应饲料。继续喂养9周后,测定大鼠血糖和胰岛素水平,RT-PCR法测定脂肪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结果6周高脂饮食后,高脂造模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升高,造模成功。粗杂粮组大鼠的体重和HOMA-IR显著低于高脂模型对照组和米面组,粗杂粮组PPAR-γmRNA的表达与其他3组比较明显增加(P<0.05)。结论复配式粗杂粮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血糖、胰岛素水平,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PPAR-γ的表达有关。

    2010年01期 v.39 29-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调查研究

  • ALDH2和CYP2E1基因多态性及饮酒习惯与肝细胞癌易感性的关系

    叶新平;彭涛;刘唐威;苏智雄;肖开银;尚丽明;苏铭;黎乐群;

    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2(ALDH2)和细胞色素P4502E1(CYP2E1)基因多态性与饮酒因素交互作用在广西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300例肝细胞癌和292例正常对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用PCR-RFLP方法检测ALDH2和CYP2E1基因型。结果病例和对照组中ALDH2和CYP2E1变异基因型携带者分别占50.3%、48.0%和32.3%、32.9%(P>0.05)。饮酒频度每周≥3次(高频饮酒)且携带变异基因ALDH2和CYP2E1者发生肝癌的危险度分别是饮酒频度每周<3次(低频饮酒)且携带野生基因型者的3.334倍(95%CI=1.746~6.406)和1.803倍(95%CI=0.974~3.336),同时携带两变异基因型者患肝癌风险为1.200倍(95%CI=0.730~1.972),且饮酒增加两变异基因型携带者的肝癌发病风险(OR=1.816,95%CI=0.985~3.348)。结论单一ALDH2或CYP2E1基因型与肝细胞癌易感性无关;但高频饮酒且携带变异基因ALDH2或CYP2E1者患肝癌风险增加,且两变异基因型单倍体增加肝癌发病风险。提示乙醇在增加肝癌发病风险的过程中存在基因-环境和基因-基因相互作用。

    2010年01期 v.39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 ]
  • 大气细颗粒物暴露对人体免疫指标的影响

    高知义;李朋昆;赵金镯;蒋蓉芳;杨斌杰;章敏华;宋伟民;

    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对人体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使用个体采样器监测上海市区外勤交通警察和小区居民大气细颗粒物暴露水平,检测免疫学指标: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中性粒细胞比率(NE%)、淋巴细胞计数(Ly)、淋巴细胞比率(Ly%)、CD4+、CD8+、CD4+/CD8+及免疫球蛋白IgA、IgM、IgG和IgE,比较交警和居民细颗粒物暴露及免疫学指标的差异。结果交警组大气细颗粒物暴露水平[(115.4±46.2)μg/m3]显著高于普通居民[(74.9±40.1)μg/m3](P<0.01),两组Ly%、CD4+、CD8+、IgM、IgG、IgE、Clara细胞蛋白(CC1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长期暴露于高浓度大气细颗粒物可导致血液中某些免疫指标发生改变,影响免疫系统健康。

    2010年01期 v.39 50-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7 ] |[阅读次数:2 ]
  • 氟对暴露人群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的影响

    郝鹏飞;马晓英;程学敏;巴月;朱静媛;崔留欣;

    目的探讨氟对成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生殖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水氟浓度为3.89mg/L的开封孙营村为调查区,另选水氟浓度小于1.0mg/L的沈李楼村作为对照区。对两区居住5年以上全部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并测定尿氟含量。随机抽取空腹静脉血150份,应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结果高氟区水氟、土壤氟和粮食氟含量均高于对照区(P<0.05),且高于国家标准;空气氟两地区均未检出。高氟区人均日摄氟量高于对照区(P<0.05),且高于国家标准。高氟区人群尿氟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高氟区男性、女性血清GnRH水平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高氟区男性血清L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女性血清LH水平与对照区比较,差异无显著性。高氟区男性血清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区(P<0.05),而女性血清T水平则明显高于对照区(P<0.05)。高氟区男性、女性血清E2水平与对照区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氟能影响成人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各层面生殖激素水平,因而表现出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且对男性的影响大于女性。

    2010年01期 v.39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3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 ]
  • 北京地区成人雌马酚代谢表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宝花;刘爱萍;内山成人;上野友美;李雪驼;王培玉;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成人雌马酚代谢表型及雌马酚的生理范围,分析雌马酚表型与膳食等生活方式的关系。方法应用现况调查方法,筛选出200名在北京市区居住5年以上、20~72岁成年人,男女各100人。填写问卷获得人口学特征及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用两天膳食记录法获得膳食营养素摄入量,采用HPLC法分析负荷大豆异黄酮前后尿中雌马酚等大豆异黄酮24h排泄量,计算产雌马酚者比例及其与膳食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负荷前雌马酚生理范围0~76.56μmol/24h,产雌马酚者比例为26.8%,负荷后比例提高到60.4%。产雌马酚者与非产生者之间大豆类食品及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豆异黄酮摄入量与排泄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9~0.58,P<0.01)。结论在日常膳食条件下,大约有1/4北京成人尿液中能检测到雌马酚,但潜在的产生雌马酚的能力很大。

    2010年01期 v.39 59-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3 ]
  • 2008年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农村0~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贫血调查

    马乐欣;曾果;赵丽云;贾凤梅;于文涛;苏畅;张强;

    目的调查分析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农村0~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和贫血状况。方法随机整群抽取广西壮族自治区4个贫困县659名0~2岁婴幼儿及家长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婴幼儿基本信息,测量婴幼儿身长、体重和检测血红蛋白含量。结果该地区0~2岁婴幼儿生长迟缓率24.6%、低体重率19.5%、消瘦率11.4%、贫血率22.6%。结论调查地区婴幼儿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均较严重。

    2010年01期 v.39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3 ]
  • 2002年与2007年江苏省居民膳食维生素A摄入比较

    袁宝君;罗亚洲;戴月;左辉;

    目的比较2002年与2007年江苏省居民膳食维生素A摄入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资料来源于2002年和2007年江苏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分析采用SAS8.0统计软件。结果2007年江苏省居民每标准人日视黄醇当量摄入量为766.9μg,其中男性为798.3μg,女性为743.1μg;城市为738.8μg,农村为776.0μg。相比2002年有明显的升高,RNI达标人群的比例由16.1%上升为39.0%。其中男性为798.3μg,女性为743.1μg;城市为738.8μg,农村为776.0μg。地区差异依然存在,与居民经济收入成正相关。苏北城市与农村的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分别低于苏南城市与农村;城市各年龄组女性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低于同龄组男性。与2002年相比,2007年视黄醇当量摄入的蔬菜水果来源有所增加,动物性食物来源有所下降。结论江苏省居民维生素A视黄醇当量摄入状况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仍需要加强对低收入人群、城市女性以及苏北地区摄入状况的改善。

    2010年01期 v.39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太原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调查

    王婷;张睿孚;马菲;银炯;孟珺;张彩萍;张晓东;曲成毅;

    目的了解太原市高危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状况,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太原市万柏林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等方法,对太原市186名暗娼、238名吸毒者、107名男性同性恋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问卷编制参照我国艾滋病高危人群行为监测问卷,内容包括基本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及其获取途径、艾滋病高危行为特征等。采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调查的531人中,暗娼186人,吸毒者238人,男性同性恋者107人。调查发现,暗娼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61.9%,吸毒者为77.2%,男性同性恋者为90.4%。暗娼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率为74.9%,男性同性恋者最近一次与男性性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58.9%,静脉吸毒者在入戒毒所前一个月内,与别人共用针具的比例为57.9%。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高档场所暗娼知识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为0.789(P<0.01)外,其他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与行为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三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总体上偏低,应继续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

    2010年01期 v.39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3 ]
  • 护士疲劳程度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分析

    王伟;王培席;周新明;刘彦;张宏晨;

    目的了解护士疲劳的现状及其与工作压力源的关系。方法采用疲劳量表-14、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306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的疲劳总分为7.17±3.41,躯体疲劳得分为4.84±2.19,脑力疲劳得分为2.33±1.67。疲劳总分、躯体疲劳得分、脑力疲劳得分均与工作压力源的5个维度呈正相关(P<0.01);疲劳总分、躯体疲劳得分与年龄及护龄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压力总分的OR值是为1.068;与ICU相比,内科、外科、手术室、妇科、儿科的OR值分别是为0.095、0.187、0.187、0.029和0.005。结论工作压力是影响护士疲劳程度的主要因素,管理者应注重护士压力应对能力的培养,关注护士的工作和生活,降低护士整体疲劳程度。

    2010年01期 v.39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1 ] |[阅读次数:3 ]

调查研究_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 大豆异黄酮对妇女围绝经期症状和性激素的影响

    李艳玲;刘克敏;雷雯;张克明;

    目的了解大豆异黄酮对妇女围绝经期症状的改善作用和对雌激素的影响。方法将已经出现围绝经期症状的45~55岁女性50例,随机单盲分为大豆异黄酮组和安慰剂组,观察8周后的围绝经期症状和雌激素水平。结果大豆异黄酮组试验后BMI增加明显(P<0.05);潮热及出汗、Kupperman评分等多项指标有明显改善;雌二醇、促卵泡生成素、睾酮和孕酮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与安慰剂组比较,潮热及出汗、性生活状况和Kupperman评分等多项指标差异有显著性(P<0.01);除孕酮外其它雌激素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安慰剂组试验前后比较虽然检测指标有变化,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豆异黄酮作为植物雌激素对改善围绝经期症状和提高雌激素水平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010年01期 v.39 56-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K]
    [下载次数:5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3 ]

其它信息

调查报告

  • 理工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刘爱敏;孙孟君;

    目的探讨和分析新升本科院校理工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南科技学院2008级理工科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有效样本1522份。结果湖南科技学院2008级理工科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1.96%,主要包括:强迫(2.37%)、人际敏感(1.97%)、敌对(1.91%)、恐怖(1.64%)、抑郁(1.25%)等因子。躯体化和人际敏感因子平均分,新生均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01或P<0.05);强迫和精神病性因子平均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或P<0.001);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5大因子平均分均与全国常模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生SCL-90总平均分及抑郁、焦虑、恐怖和附加项目4大因子各自平均分均显著低于女生(P<0.01或P<0.05);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大因子各自平均分均低于女生,差异无显著性(P>0.05)。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除人际敏感、敌对因子平均分差异外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因子平均分及总平均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往届生与应届生、城乡学生SCL-90总平均分及各因子平均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学理工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一些具体的问题,少数学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敌对、恐怖、抑郁等因子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2010年01期 v.39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3 ]
  • 武汉农村饮用地下水砷、氟化物、硝酸盐含量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刘俊玲;刘正丹;王怀记;

    2010年01期 v.39 112-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5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3 ]
  • 教育程度对高血压发病及预后的影响

    石桂英;肖峰;刘红霞;张艳荣;冯时献;周刚;杨志伟;鞠振宇;

    目的了解教育程度对高血压发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社区中整群随机抽取高血压病例441例,对照460例,测量身高和体重,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样本进行实验室相关检查。对研究对象进行5年的随访后,进行同样的调查。结果基线调查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家族史、体质指数(BMI)等高血压相关因素后,教育程度可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0.644,P=0.008)。经过5年随访后,基线对照组中教育程度高者高血压发病率为36.7%,教育程度低者高血压发病率为59.5%,相对危险度为0.394(P=0.002);基线病例组中教育程度高者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3%,教育程度低者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6%,相对危险度为0.397(P=0.006)。结论教育程度不但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对高血压预后具有重要影响。

    2010年01期 v.39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 ]
  • 河南省中等卫生学校教师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多维度分析

    刘彦;王培席;张宏晨;周新明;

    目的了解中等卫生学校教师疲劳现状。方法以河南省6所中等卫生学校的434名专职教师为调查对象,采用《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疲劳评定量表(FAI)》、《WHO-5生活质量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分别测定其职业压力、疲劳程度、生活质量、应对方式等研究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和通径分析探讨各变量之间的多维度关系。结果教师的总体疲劳发生率为40%;35~54岁年龄组的教师疲劳程度最高,其次是55岁以上年龄组,35岁以下年龄组与其它两个年龄组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疲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消极应对和工作压力等因素。结论中等卫生学校教师极易产生疲劳,而生活质量与疲劳呈负相关。要提高教师的积极应对能力,降低消极应对水平。

    2010年01期 v.39 126-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 ]

实验报告

  • 低剂量甲基叔丁基醚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微核率变化的适应性反应

    方昌勇;吴赤蓬;

    目的研究小鼠接触低剂量甲基叔丁基醚(MTBE)能否诱导其对后续大剂量接触该物质所致遗传物质损伤的适应性反应。方法将35只昆明种雄性小白鼠随机分为7组,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它6组通过静式吸入染毒的方式,用1260、630、315、126、63和0mg/m3的MTBE预处理各组小鼠,每天2h,30天后用10000mg/m3的MTBE进行染毒,取小鼠胸骨骨髓制片,观察骨髓网织红细胞微核率的改变。结果10000mg/m3MTBE染毒小鼠2h后,骨髓网织红细胞微核率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表明浓度为10000mg/m3的MTBE吸入染毒2h可以造成小鼠遗传物质的明显损伤。126mg/m3剂量处理小鼠30天后,再接受10000mg/m3MTBE的染毒,其骨髓网织红细胞微核率明显低于单纯高剂量处理组的微核率(P<0.05),而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表明小鼠长期接触126mg/m3低剂量的MTBE可诱导其对后续大剂量MTBE染毒的遗传损伤作用产生抵抗力。结论吸入低剂量MTBE可诱导小鼠产生适应性反应。

    2010年01期 v.39 91-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试验条件的试验研究

    岳银玲;樊荣涛;张岚;鄂学礼;

    目的探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试验条件与影响因素。方法从外界氨影响、纳氏试剂稳定性、测定样品定容体积、纳氏试剂显色时间等条件对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的影响进行试验。结果配制酒石酸钾钠试剂时,使用除氨纯水并加热煮沸后测定结果可明显降低空白值;纳氏试剂使用聚乙烯塑料瓶密封、避光保存,可有效延长纳氏试剂的保存时间;测试中减少一半试剂的使用量及样品取样量,与未减少定容体积测定结果无明显差别。结论正确选择试剂配制方法及保存条件,控制适当的显色时间可提高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试剂的保存期;减少样品定容体积,可相应减少纳氏试剂中汞的使用量且对测定结果准确性无影响。

    2010年01期 v.39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2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3 ]

实验研究_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

  •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同时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

    覃倚莹;吴晖;肖性龙;余以刚;张经纬;

    目的针对霍乱弧菌血清群各自编码O抗原的特异性基因建立能够快速、准确地同时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克服常用PCR检测方法中经常出现的假阳性现象。方法分别以rfbM和wbfR基因作为O1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模板设计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够同时检测O1群和O139群霍乱弧菌的二联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FQ-PCR)。对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进行评估,并对10份模拟食品样品和133份临床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特异性试验表明,该方法能选择性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能有效地避免O141群霍乱弧菌和拟态弧菌的假阳性,特异性为100%;灵敏度试验表明,O1群霍乱弧菌和O139群霍乱弧菌检出限分别为92cfu/ml和116cfu/ml;另外,试验建立的检测方法对模拟样品和临床样品检测结果与国标法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符合率为100%。结论该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能够同时检测O1和O139群霍乱弧菌,而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能有效克服假阳性,适用于基层疾病控制、口岸检疫单位日常疫情监测和临床诊断。

    2010年01期 v.39 9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4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 ]

综述

  • 营养干预在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作用

    董彩霞;荫士安;

    高血压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2002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高达1.8亿,目前高血压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中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本文从4个方面综述了营养干预在高血压病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1)高血压病患者的膳食状况;(2)膳食指南对预防和控制人群高血压病的作用;(3)调整高血压的膳食疗法;(4)低钠膳食控制高血压的作用。

    2010年01期 v.39 116-119+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4K]
    [下载次数:1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3 ]
  • 绿茶多酚防治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进展

    李琼;李勇;

    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均为多病因的复杂性疾病,在临床上单一作用靶点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绿茶多酚以其清除自由基、鳌合金属离子和调节神经细胞内蛋白激酶通路等作用在老年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很大的潜力,本文就近年来该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2010年01期 v.39 123-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